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2-19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2页 |
2 色谱条件及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12-13页 |
3 色谱系统适用性实验 | 第13-14页 |
4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4-15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14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4-15页 |
5 方法学考察 | 第15-1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15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15-16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16页 |
6 线性关系 | 第16-18页 |
7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牡丹皮饮片的炮制工艺研究 | 第19-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仪器 | 第19页 |
·药材及对照品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20页 |
2 方法和结果 | 第20-25页 |
·浸出物测定方法 | 第20页 |
·正交实验设计牡丹皮饮片的炮制工艺 | 第20-22页 |
·焖润时间的选择 | 第20-21页 |
·喷洒水量的选择 | 第21页 |
·饮片规格的选择 | 第21-22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22-25页 |
·验证试验 | 第25页 |
3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牡丹皮饮片规格及其内控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 第26-54页 |
1 试验材料采集方法 | 第26页 |
2 牡丹皮饮片的炮制 | 第26页 |
3 样品的分组 | 第26-27页 |
4 性状 | 第27-32页 |
5 传统等级划分 | 第32-33页 |
·优级品 | 第32页 |
·一级品 | 第32-33页 |
·统货 | 第33页 |
6 鉴别 | 第33-34页 |
7 检查 | 第34-36页 |
·水分 | 第34页 |
·总灰分 | 第34-35页 |
·浸出物 | 第35-36页 |
8 样品丹皮酚含量测定 | 第36-38页 |
·不同产地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比较 | 第37页 |
·确立各等级饮片中丹皮酚含量限度 | 第37-38页 |
9 HPLC 特征图谱建立方法 | 第38-52页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色谱条件考察 | 第38-39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39-42页 |
·特征图谱的建立及分析 | 第42-52页 |
10 牡丹皮饮片质量评价标准草案 | 第52-54页 |
·优级品 | 第52页 |
·一级品 | 第52页 |
·统货 | 第52-53页 |
·区别各等级饮片之间差别的关键技术、方法及科学指标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综述 | 第58-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