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近几年的市场动态 | 第13-15页 |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染色改性 | 第15-21页 |
| ·分散染料易染纤维 | 第15-16页 |
| ·阳离子染料易染聚酯纤维 | 第16-18页 |
| ·酸性染料可染聚酯纤维 | 第18-21页 |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吸湿改性 | 第21-23页 |
| ·咪唑啉简述 | 第23-26页 |
| ·咪唑啉的合成 | 第24-2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6-2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的制备 | 第28-54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5页 |
| ·实验原料 | 第28-29页 |
| ·实验装置 | 第29-31页 |
| ·N,N-双(对甲酯基苯甲酰)己二胺的制备(T6T) | 第31页 |
| ·N,N-双(对羟乙酯基苯甲酰)己二胺的制备(EG-T6T) | 第31-32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的聚合 | 第32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纤维的制备 | 第32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2-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52页 |
| ·T6T与EG-T6T的红外分析 | 第35-37页 |
| ·T6T与EG-T6T的~1H-核磁分析 | 第37-41页 |
| ·T6T与EG-T6T的DSC分析 | 第41-42页 |
| ·T6T与EG-T6T的TGA分析 | 第42-44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的聚合工艺探讨 | 第44-45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的DSC分析 | 第45-47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纤维的可纺性探索 | 第49-50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的酸性染色测试 | 第50-51页 |
| ·己二胺改性共聚酯的吸湿性测试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的制备 | 第54-80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60页 |
| ·实验原料 | 第55-56页 |
| ·实验装置 | 第56-57页 |
| ·甲酯基-含咪唑啉的酰胺单体(EAI)的制备 | 第57-58页 |
| ·羟乙酯基-含咪唑啉的酰胺单体(EG-EAI)的制备 | 第58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的聚合 | 第58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纤维的制备 | 第58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58-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8页 |
| ·EAI的红外分析 | 第60-63页 |
| ·EAI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63-66页 |
| ·EAI的~(13)C-NMR分析 | 第66-69页 |
| ·EAI的TGA与DSC分析 | 第69-71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的聚合工艺 | 第71-72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的DSC分析 | 第72-74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74-75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纤维的可纺性探索 | 第75-77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的酸性染色测试 | 第77-78页 |
| ·二乙烯三胺改性共聚酯的吸湿性测试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