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与组蛋白泛素化修饰及RAD6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 | 第12-16页 |
·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12-14页 |
·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 第14-15页 |
·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 | 第15-16页 |
·小麦杂种优势 | 第16-21页 |
·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概况 | 第16-17页 |
·杂交小麦的育种途径 | 第17-21页 |
·组蛋白的泛素化修饰 | 第21-24页 |
·泛素化途径 | 第21-22页 |
·去泛素化 | 第22页 |
·组蛋白泛素化与去泛素化的功能 | 第22-2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小麦小花组蛋白的提取及验证 | 第26-30页 |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与处理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所需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小麦小花组蛋白的提取 | 第27页 |
·小麦小花组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7-28页 |
·小麦小花组蛋白的Western blot验证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小麦小花组蛋白的提取 | 第28页 |
·组蛋白的Western b1Ot验证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小麦组蛋白泛素化水平的研究 | 第30-3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组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1页 |
·组蛋白泛素化水平的检测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小麦RAD6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34-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4页 |
·所需引物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小麦小花RAD6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34-35页 |
·RAD6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小麦小花总RNA质量检测 | 第35页 |
·小麦小花RAD6基因的cDNA扩增结果 | 第35-36页 |
·小麦RAD6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40页 |
·RT-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确定 | 第40页 |
·小麦小花RAD6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录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