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32页 |
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13-22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探讨 | 第13页 |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内因 | 第13-14页 |
·外因 | 第14页 |
·诊断 | 第14-15页 |
·鍳别诊断 | 第15页 |
·治疗方法 | 第15-22页 |
·推拿手法治疗 | 第15-17页 |
·针灸治疗 | 第17-19页 |
·颈椎牵引 | 第19-20页 |
·中药离子导入法 | 第20页 |
·中药治疗 | 第20-22页 |
·综合治疗 | 第22页 |
2. 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22-32页 |
·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22-23页 |
·颈椎解剖生理 | 第23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 第23-25页 |
·机械压迫学说 | 第24-25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 第25-26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 第25页 |
·颈椎间盘退变的机理研究 | 第25-26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检查方法 | 第26-27页 |
·常规检查 | 第26页 |
·特殊检查方法 | 第26-27页 |
·影像学检查 | 第27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27-28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 | 第27页 |
·鉴别诊断 | 第27-28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 第28-32页 |
·非手术治疗之非药物治疗 | 第28-30页 |
·药物治疗 | 第30-3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2-40页 |
1 临床资料 | 第32-34页 |
·病例来源 | 第32页 |
·诊断标准 | 第32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2页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32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32-33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33页 |
·脱落标准 | 第33页 |
·剔除标准 | 第33页 |
·终止标准 | 第33页 |
·病例退出程序 | 第33-3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分组及施加因素 | 第34页 |
·针刺意外的处理 | 第34-35页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35页 |
·上肢疼痛程度评定 | 第35页 |
·症状与体征判定 | 第35页 |
·焦虑评估 | 第35页 |
·临床疗效评定 | 第35页 |
·安全性指标 | 第35-36页 |
·生命体征 | 第35页 |
·不良反应或事件 | 第35-36页 |
·数据管理和分析 | 第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36-37页 |
·VAS疼痛评分比较 | 第37页 |
·SAS自评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 第37-38页 |
·《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 第38-39页 |
·临床疗效判定 | 第39页 |
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40-42页 |
1 手法治疗的作用 | 第40页 |
2 针灸治疗的作用 | 第40页 |
3 针灸穴位的选取 | 第40-41页 |
4 中药外用 | 第41页 |
5 牵引的作用 | 第41-42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1 结论 | 第42页 |
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综述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一 | 第52-53页 |
附录二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