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 ·海洋细菌群体感应研究概述 | 第10页 |
| ·群体感应系统的信号分子及其调控功能 | 第10-13页 |
| ·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机制及其基因 | 第13-15页 |
| ·群体感应菌株的筛选及其检测技术 | 第15-18页 |
| ·细菌群体感应前景与展望 | 第18-19页 |
|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9-21页 |
| ·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历史 | 第19-20页 |
|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 第二章 具有群体感应系统微藻共栖细菌的筛选及抑藻活性的研究 | 第27-41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 ·样品来源及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微藻处理 | 第28页 |
| ·微藻共栖细菌分离纯化 | 第28页 |
| ·群体感应现象的检测 | 第28-29页 |
|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9-30页 |
| ·抑藻实验 | 第30-3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 ·具有群体感应系统菌株的筛选 | 第31页 |
| ·GC-MS 方法检测 AHLs 的种类 | 第31-32页 |
| ·系统发育学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32-34页 |
| ·抑藻实验 | 第34-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第三章 海洋细菌 PD-2 抑藻化合物的初步探明 | 第41-52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1-45页 |
| ·实验菌株、藻株、仪器和试剂 | 第41-42页 |
| ·抑藻模型的构建 | 第42-43页 |
| ·菌株培养 | 第43页 |
| ·细菌代谢产物的提取 | 第43页 |
| ·细菌抑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检测 | 第43-44页 |
| ·化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 ·抑藻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 ·细菌代谢产物的分离及活性检测 | 第46-48页 |
| ·细菌 PD-2 代谢产物中抑藻化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海洋细菌 PD-2 抑藻化合物代谢的密度依赖性研究 | 第52-64页 |
| ·前言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6页 |
| ·实验菌株、实验试剂、仪器 | 第52-53页 |
| ·细菌 PD-2 的培养 | 第53页 |
| ·细菌 PD-2 细胞密度的测定 | 第53-54页 |
| ·细菌 PD-2 代谢产物的提取 | 第54页 |
| ·HPLC 分离条件的确定 | 第54页 |
| ·细菌 PD-2 培养液中抑藻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 ·细菌 PD-2 培养液中抑藻物质的质谱鉴定 | 第55-5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 ·细菌 PD-2 细胞密度的测定 | 第56页 |
| ·细菌 PD-2 抑藻活性物质的测定 | 第56-59页 |
| ·细菌 PD-2 抑藻活性物质含量与细胞密度的关系 | 第59-60页 |
| ·细菌 PD-2 代谢产物中抑藻活性物质的结构解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微藻共栖细菌 PD-2 全基因组测序 | 第64-79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实验方法 | 第64-67页 |
| ·实验流程 | 第64-66页 |
| ·信息分析 | 第66-67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7-75页 |
| ·测序结果统计 | 第67-68页 |
| ·测序数据低质量过滤 | 第68页 |
| ·基因组大小估计 | 第68-69页 |
| ·框架图组装 | 第69-70页 |
| ·基因组注释分析 | 第70-75页 |
| ·luxI 和 luxR 基因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