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银行项目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0页 |
| 插图清单 | 第10-12页 |
| 表格清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移动银行项目的设计背景 | 第13-14页 |
| ·移动银行项目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6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现有银行自助设备的人机交互设计分析 | 第18-22页 |
| ·自助提款机人机交互问题分析 | 第18-20页 |
| ·较为完善的人机交互设计实例分析 | 第20-22页 |
| ·注重产品设计的可视性 | 第20-21页 |
| ·注意符号与所指意义之间的匹配原则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下的产品符号系统认知 | 第22-32页 |
| ·产品符号学产生背景 | 第22页 |
| ·符号之作用机制 | 第22-24页 |
| ·符号的本质 | 第22-23页 |
| ·符号的被认知过程 | 第23页 |
| ·符号之于交互设计 | 第23-24页 |
| ·用户体验范畴下的可供性理论 | 第24-32页 |
| ·用户体验概述 | 第24页 |
| ·阈下意识的感知及物体的属性 | 第24-26页 |
| ·可供性(affordance) | 第26-28页 |
| ·诺曼对可供性理论的应用研究 | 第28-32页 |
| 第四章 人机交互设计中的通用规则研究 | 第32-39页 |
| ·提供可被感知的可供性 | 第32-33页 |
| ·提供正确的概念模式 | 第32页 |
| ·可视性 | 第32-33页 |
| ·反馈 | 第33页 |
| ·以人机工程学为依据的交互设计 | 第33-35页 |
| ·人体尺寸 | 第33页 |
| ·人的信息处理机能与特性 | 第33-35页 |
| ·人机工程数据的选用方法 | 第35页 |
| ·注重情感要素的设计 | 第35-39页 |
| ·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 | 第36-37页 |
| ·产品的个性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移动银行项目中的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 第39-60页 |
| ·移动银行项目中人机工程学应用概述 | 第39页 |
| ·作为移动银行人机交互设计依据的人机工程学 | 第39页 |
| ·移动银行项目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范围 | 第39页 |
| ·项目内部空间及设施的人机交互问题 | 第39-46页 |
| ·设施和内部空间对人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设施和内部空间的安全性 | 第40页 |
| ·人与内部设施作用界面的优化设计 | 第40-46页 |
| ·人机工程学下的内部空间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 第46-56页 |
| ·客户区人机交互设计 | 第46-49页 |
| ·柜员工作区人机交互设计 | 第49-51页 |
| ·公共维护区人机交互设计 | 第51-56页 |
| ·项目中人机工程尺度设计研究 | 第56-60页 |
| ·项目系统设施构成 | 第56-57页 |
| ·工作用座椅基本尺度 | 第57-58页 |
| ·工作用坐式用桌的基本尺度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最终的移动银行项目评估 | 第60-63页 |
| ·移动银行外观的符号学意义讨论 | 第60-61页 |
| ·室内工作区方案的人机交互设计评估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