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12-1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理论分析 | 第14-22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相关概念 | 第14-20页 |
·债务的概念 | 第14-15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 | 第15-16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与统计口径 | 第16-20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地方政府合理负债的相关理论 | 第20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风险表现 | 第22-38页 |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演变 | 第22-25页 |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及结构 | 第25-26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积极效应 | 第26-27页 |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表现 | 第28-38页 |
·总体风险可控,局部风险凸现 | 第28-30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财政风险 | 第30-33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金融风险 | 第33-34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效率风险 | 第34-36页 |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社会风险 | 第36-38页 |
4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38-42页 |
·现行财税体制不健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影响 | 第38-39页 |
·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合理 | 第38页 |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第38-39页 |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不足 | 第39页 |
·干部考核机制的缺陷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 第39页 |
·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不规范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债务的举借和使用缺乏科学的规划和使用监督管理 | 第39-40页 |
·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影响 | 第40页 |
·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扩张政策刺激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急速增长 | 第40-42页 |
5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 第42-52页 |
·各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概述 | 第42-44页 |
·市场约束型 | 第42-43页 |
·共同协商型 | 第43页 |
·制度约束型 | 第43页 |
·行政控制型 | 第43-44页 |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 | 第44-46页 |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概述 | 第44-45页 |
·美国市政债券的管理模式 | 第45页 |
·美国市政债券管理模式总结 | 第45-46页 |
·巴西地方性债务管理模式 | 第46-49页 |
·巴西债务危机概述 | 第46-47页 |
·巴西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危机的措施 | 第47-48页 |
·巴西经验总结 | 第48-49页 |
·各国政府治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经验总结 | 第49-52页 |
·稳健的经济发展和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保障 | 第49-50页 |
·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50页 |
·建立科学的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提供硬预算约束体系 | 第50页 |
·加强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 第50-52页 |
6 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 | 第52-58页 |
·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短期任务 | 第52-54页 |
·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 第52-53页 |
·控制新增债务规模,逐步消化存量 | 第53页 |
·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第53-54页 |
·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长期目标 | 第54-58页 |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则安排 | 第54-55页 |
·调整政府间财税关系 | 第55-56页 |
·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体系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