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检测的IM蠕虫传播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工作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2 IM 蠕虫研究基础 | 第13-23页 |
·IM 蠕虫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功能结构 | 第13-14页 |
·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传播特征 | 第15页 |
·IM 蠕虫和其他蠕虫的区别 | 第15-16页 |
·现有的防范技术 | 第16-18页 |
·传统防范技术 | 第16-17页 |
·签名/验证机制 | 第17页 |
·基于 captcha 的 IM 蠕虫扼杀技术 | 第17-18页 |
·流量检测防范机制 | 第18页 |
·传播模型 | 第18-21页 |
·SF 网络下的 SIS 传播模型 | 第19页 |
·IMWDP 模型 | 第19-20页 |
·一种改进的 IMWDP 模型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基于二次检测的 IM 蠕虫传播模型 | 第23-35页 |
·引言 | 第23页 |
·相关工作 | 第23-24页 |
·基于二次检测的 IM 蠕虫模型 | 第24-30页 |
·SDWPM 模型 | 第24-25页 |
·基于二次检测的 IM 蠕虫传播模型算法流程 | 第25-30页 |
·本地网关具体设计 | 第30-32页 |
·流量检测设计 | 第30-31页 |
·信息筛选 | 第31-32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系统设计 | 第35-43页 |
·设计思想 | 第35页 |
·系统框架 | 第35-36页 |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6-40页 |
·服务器功能框架 | 第36-37页 |
·客户端功能框架 | 第37-40页 |
·系统检测 | 第40-42页 |
·正常通信测试 | 第40-41页 |
·IM 蠕虫检测测试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工作总结 | 第43-44页 |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