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鸟类食性研究方法国内外现状 | 第9-12页 |
| ·直接观察法 | 第9页 |
| ·栓颈法 | 第9页 |
| ·胃检法 | 第9-10页 |
| ·饲养实验法 | 第10页 |
| ·粪便显微分析法 | 第10页 |
| ·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法 | 第10-12页 |
| ·斑背大尾莺生态学研究现状及食性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2-15页 |
| ·斑背大尾莺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食性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 2 研究地概况及材料方法 | 第15-20页 |
| ·研究地概况 | 第15-17页 |
| ·江西省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第15页 |
| ·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第15-17页 |
| ·材料方法 | 第17-19页 |
| ·野外观察 | 第17页 |
| ·野外采样 | 第17-18页 |
| ·胃容物分析 | 第18页 |
| ·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结果 | 第20-27页 |
| ·野外观察结果 | 第20页 |
| ·胃容物分析结果 | 第20-22页 |
| ·南矶湿地春季 | 第20-21页 |
| ·南矶湿地秋季 | 第21页 |
| ·南矶湿地冬季 | 第21页 |
| ·崇明东滩冬季 | 第21-22页 |
| ·不同季节斑背大尾莺食性组成的变化:来自稳定性同位素信息 | 第22-25页 |
| ·植物、昆虫、斑背大尾莺肌肉的δ~(13)C和δ~(15)N值 | 第22-23页 |
| ·不同季节斑背大尾莺食物组成比例 | 第23-25页 |
| ·春季南矶湿地斑背大尾莺、同栖息地中其他鸟类和昆虫的营养级比较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4 讨论与分析 | 第27-31页 |
| ·三种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与整合 | 第27-28页 |
| ·斑背大尾莺取食植物性食物 | 第28页 |
| ·不同季节斑背大尾莺食性的变化 | 第28-29页 |
| ·繁殖前期和繁殖期的比较 | 第28-29页 |
| ·春季和秋冬季的比较 | 第29页 |
| ·秋季和冬季的比较 | 第29页 |
| ·冬季上海崇明东滩与江西南矶湿地食性的比较 | 第29页 |
| ·斑背大尾莺与同栖息地中其他鸟类食性比较 | 第29-30页 |
| ·斑背大尾莺与同栖息地中其他鸟类在食物网中营养级比较 | 第30-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 附录 | 第35-3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