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美术考古论文--古代雕塑论文

驼山、云门山隋代佛教石窟造像研究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9页
第一章 驼山、云门山佛教石窟造像概况第9-20页
 第一节 驼山、云门山石窟造像的历史文化背景第9-13页
  一、 南北朝至隋青州地区历史沿革第9-11页
  二、 南北朝至隋青州经济文化情况第11-12页
  三、 南北朝至隋青州佛教状况第12-13页
 第二节 驼山、云门山石窟概况第13-18页
  一、 驼山石窟第13-16页
   1、 第1 窟第13-14页
   2、 第3 窟第14-15页
   3、 第2 窟第15页
   4、 第4 窟第15-16页
   5、 第5 窟第16页
   6、 摩崖造像第16页
  二、 云门山石窟第16-18页
   1、 第1 窟第16-17页
   2、 第2 窟第17-18页
   3、 第3——5 窟第18页
 小结第18-20页
第二章 驼山、云门山隋代石窟造像的风格特点第20-28页
 第一节 石窟形制第20-21页
  一、 尖拱顶窟第20页
  二、 平顶窟第20-21页
 第二节 造像样式及特点第21-25页
  一、 造像样式第21-22页
  二、 造像特点第22-25页
   1、 身着钩钮式佛衣的佛像第23-25页
   2、 配饰繁丽华美的菩萨像第25页
 第三节 造像题材及信仰第25-28页
  一、 西方三圣题材第25-26页
  二、 弥陀净土信仰第26-28页
第三章 驼山、云门山隋代石窟造像的风格渊源第28-32页
 第一节 佛像第28-29页
  一、 发式第28页
  二、 佛衣第28-29页
   1、 敷搭双肩下垂式袈裟第28-29页
   2、 钩纽式袈裟第29页
 第二节 菩萨像第29-31页
  一、 宝冠第29-30页
  二、 衣饰第30-31页
   1、 长宝缯第30页
   2、 斜形璎珞第30页
   3、 X 形璎珞第30-31页
   4、 U 形披帛第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驼山、云门山隋代石窟造像的影响与价值第32-35页
 第一节 促进了西方三圣题材在山东地区的应用与传播第32-33页
 第二节 促进了钩纽式佛衣在其他地区的应用与传播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作者简介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州汉画像石祠艺术研究
下一篇:宋辽金墓葬中的启门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