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异化与被掩盖的剥夺--对青年产业工人的一个观察
|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 调研说明 | 第10-11页 |
| (二)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全球化与技术:去技术工人的经济图景 | 第12-24页 |
| 一、全球化:概述 | 第12-13页 |
| 二、SMT与技术—权力结构 | 第13-20页 |
| (一) 技术-权力结构 | 第15-17页 |
| (二) 去技术的劳工 | 第17-18页 |
| (三) 不能称之为“工人”的工人 | 第18-19页 |
| (四) 高流动性的普工 | 第19-20页 |
| 三、全球化的工资制度与被追求的加班 | 第20-24页 |
| 第二章 退化与异化:劳动过程的考察 | 第24-34页 |
| 一、人与生产过程及产品 | 第24-27页 |
| 二、人与机械 | 第27-32页 |
| (一) 意识的反抗 | 第28-30页 |
| (二) 技术改进的可能?另一个讨论 | 第30-32页 |
| 三、人与人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迷茫的未来与被掩盖的减损 | 第34-42页 |
| 一、迷茫的未来 | 第34-36页 |
| (一) 24岁:一个循回 | 第34-35页 |
| (二) 迷茫感 | 第35-36页 |
| 二、被掩盖的减损 | 第36-42页 |
| (一) 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 第37-38页 |
| (二) 回乡之后 | 第38-39页 |
| (三) 可行能力的减损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未完成的智识化和效率的减损 | 第42-50页 |
| 一、来自乡土中国的农民工 | 第42-44页 |
| 二、去技术化与自我评价 | 第44-47页 |
| (一) 自我定位 | 第44-47页 |
| 三、“公共时空”的基础性缺乏 | 第47-50页 |
| (一)集体宿舍的个人“闭锁” | 第47-48页 |
| (二) 集体组织的缺位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附图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