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Contents | 第7-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山西省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 第22-26页 |
·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生态足迹 | 第22页 |
·生态生产性土地 | 第22页 |
·生态承载力 | 第22页 |
·生态赤字/生态盈余 | 第22页 |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及步骤 | 第22-26页 |
·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23页 |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29页 |
·山西省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 第26-27页 |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地形地貌 | 第26页 |
·气候 | 第26页 |
·水文 | 第26页 |
·土地资源 | 第26页 |
·矿产资源 | 第26-2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生态与环境问题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山西省生态足迹的测算 | 第29-38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9-30页 |
·消费项目的划分 | 第29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29-30页 |
·山西省2000-2010年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的测算 | 第30-36页 |
·山西省20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测算与分析 | 第30-33页 |
·山西省2000-2010年历年生态足迹的测算 | 第33-36页 |
·山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第36-38页 |
·万元GDP生态足迹测算 | 第36页 |
·生态足迹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生态系统发展能力测算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生态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生态足迹需求分析 | 第38-41页 |
·生态足迹供给分析 | 第41页 |
·生态赤字分析 | 第41-43页 |
·万元GDP生态足迹评价分析 | 第43页 |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评价 | 第43-44页 |
·横向比较 | 第44-46页 |
第六章 2011-2015年山西省人均生态赤字预测 | 第46-50页 |
·2011-2015年山西省人均生态足迹预测 | 第46-47页 |
·2011-2015年山西省人均生态承载力预测 | 第47-48页 |
·2011-2015年山西省人均生态赤字预测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第50-52页 |
·加快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 第50页 |
·适当控制人口数量,改变消费观念 | 第50-51页 |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第51页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第51-52页 |
第八章 初步结论与讨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