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生物农药的简介 | 第11-13页 |
·生物农药的特点 | 第12-13页 |
·斑蝥素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斑蝥素的应用历史 | 第13页 |
·斑蝥素结构和性质(理化性质) | 第13页 |
·斑蝥素的鉴定 | 第13页 |
·斑蝥素资源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斑蝥素提取方法简介 | 第14页 |
·斑蝥素含量的测定 | 第14页 |
·斑蝥素的合成研究 | 第14-15页 |
·斑蝥素的生物合成 | 第15页 |
·斑蝥素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 第15页 |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第15-16页 |
·斑蝥素的致毒机理研究 | 第16-17页 |
·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小菜蛾的危害及抗性发展 | 第17-18页 |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供试昆虫 | 第20页 |
·供试药剂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供试作物 | 第20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1.0%斑蝥素乳油和 5.0%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室内毒力测定 | 第20-21页 |
·两种药剂对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第21-22页 |
·田间试验防效计算公式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1.0%斑蝥素乳油和 5.0%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室内毒力测定 | 第23-25页 |
·1.0%斑蝥素乳油和 5.0%去甲斑蝥素微乳剂标准条件下的室内毒力 | 第23-24页 |
·1.0%斑蝥素乳油和 5.0%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杀虫活性 | 第24-25页 |
·1.0%斑蝥素乳油和 5.0%去甲斑蝥素微乳剂在不同光强下的杀虫活性 | 第25页 |
·两种药剂田间应用技术探索 | 第25-33页 |
·两种药剂在田间防治小菜蛾的最佳施用剂量 | 第25-28页 |
·两种药剂与化学农药在田间防治小菜蛾的持效期的对比 | 第28-29页 |
·两种药剂在小菜蛾不同龄期施药对小菜蛾防效试验 | 第29-31页 |
·两种药剂不同施药次数对小菜蛾防效试验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36页 |
·室内毒力试验讨论 | 第33页 |
·田间药效试验讨论 | 第33-36页 |
·1.0%斑蝥素乳油田间药效试验的讨论 | 第33-34页 |
·5.0%斑蝥素乳油田间药效试验的讨论 | 第34-35页 |
·两种药剂的产业化前景讨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