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华北平原玉米产量形成对气象条件的响应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玉米高产栽培研究进展第11页
     ·播期调整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第11-13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试验地概况第15页
   ·试验设计第15-16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6-17页
   ·计算公式第17-18页
   ·数据统计方法第18-19页
第三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生育进程及气象条件的变化第19-30页
   ·试验区气象条件第19-21页
   ·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第21-22页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变化特点第22-25页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温度变化特点第22-23页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10℃的有效积温变化特点第23-24页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的光照变化特点第24页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降水量变化第24-25页
   ·各播期关键生育阶段气象条件变化第25-29页
   ·生育进程与各气象条件的关系第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群体结构及源库关系的变化特征第30-51页
   ·气象条件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第30-32页
     ·植株农艺性状变化第30-31页
     ·冠层透光率变化第31-32页
   ·气象条件对源性能的影响第32-43页
     ·叶面积指数变化第32-34页
     ·群体光合势(LAD)变化第34-36页
     ·各层次相对叶绿素含量变化第36-38页
     ·干物质积累变化第38-40页
     ·干物质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第40-42页
     ·群体生长速率(CGR)变化第42-43页
   ·气象条件变化对库性能的影响第43-47页
     ·穗部性状变化第43-45页
     ·穗粒数变化第45-46页
     ·千粒重(TKW)变化第46-47页
   ·粒叶比变化第47-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碳氮代谢的变化特征第51-72页
   ·植株各器官全氮浓度及单株全氮含量第51-59页
     ·植株各器官全氮浓度第51-55页
     ·植株各器官全氮含量第55-59页
   ·开花后总糖(淀粉+可溶性糖)浓度及单株含量第59-69页
     ·开花后总糖浓度变化第59-64页
     ·开花后总糖含量变化第64-69页
   ·单株器官碳氮比(C/N)变化第69-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第72-81页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2-74页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第74-77页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74-77页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第77页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与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第77-78页
   ·气象条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第78-79页
     ·≥10℃有效积温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78页
     ·日照时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78-79页
     ·降水量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79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第79-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81-88页
   ·华北平原气象条件的变化及播期调整第81页
   ·气象条件对玉米群体结构、源库关系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第81-83页
     ·气象条件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第81-82页
     ·气象条件对玉米源库关系的影响第82-83页
     ·气象条件对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第83页
   ·气象条件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83-85页
   ·结论第85-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96页
个人简介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丘陵区橡胶园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取样方法研究
下一篇:缩合单宁与水解单宁对奶牛日粮氮利用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