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长心卡帕藻简介 | 第10-13页 |
| ·卡拉胶结构及简介 | 第11-12页 |
| ·卡拉胶的应用 | 第12-13页 |
| ·长心卡帕藻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 ·长心卡帕藻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长心卡帕藻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8-26页 |
|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18-20页 |
| ·材料 | 第18页 |
|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 ·培养基配置 | 第20-21页 |
| ·液体培养基的配置 | 第20-21页 |
| ·固体培养基的配置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 ·藻体无菌化处理 | 第21-22页 |
| ·无机脱毒剂脱毒处理 | 第21页 |
| ·抗生素脱毒处理 | 第21-22页 |
| ·综合脱毒处理 | 第22页 |
| ·外植体的预培养 | 第22-23页 |
| ·外植体在液体培养基中的预培养 | 第22页 |
| ·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中的预培养 | 第22-23页 |
| ·外植体在含不同琼脂浓度的f/2固体培养基中的预培养 | 第23页 |
| ·植物激素及碳源在液体培养基中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 | 第23-24页 |
| ·IAA、GA和6-BA及椰子水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 | 第23页 |
| ·6-BA和2,4-D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 | 第23页 |
| ·6-BA、IAA和碳源1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 | 第23-24页 |
| ·碳源及植物激素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 | 第24页 |
| ·植物激素在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及再生幼苗 | 第24-25页 |
| ·6-BA、2,4-D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24页 |
| ·愈伤组织在固体培养基中诱导幼苗 | 第24页 |
| ·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 | 第24-25页 |
|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25-26页 |
| ·实验记录 | 第25页 |
| ·数据统计 | 第25页 |
|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50页 |
| ·外植体脱毒方法的建立 | 第26-31页 |
| ·无机脱毒剂对外植体的脱毒效果 | 第26-28页 |
| ·1.5%KI溶液对外植体的脱毒效果 | 第26-27页 |
| ·0.01%HgCl_2溶液对外植体的脱毒效果 | 第27页 |
| ·0.01%HCl0溶液对外植体的脱毒效果 | 第27-28页 |
| ·抗生素对外植体的脱毒效果 | 第28-29页 |
| ·多种脱毒剂综合处理外植体的脱毒效果 | 第29-31页 |
| ·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的效果 | 第31-37页 |
| ·外植体在液体培养基上的培养效果 | 第31-33页 |
| ·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效果 | 第33-37页 |
| ·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存活率 | 第33页 |
| ·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 | 第33-34页 |
| ·外植体在不同琼脂浓度的f/2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效果 | 第34-35页 |
| ·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上两端切口的分化差异 | 第35-37页 |
| ·液体培养中植物激素及碳源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 第37-44页 |
| ·IAA、GA及椰子水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 第37-38页 |
| ·6-BA不同浓度梯度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 第38-39页 |
| ·6-BA和2,4-D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 第39页 |
| ·IAA、6-BA和碳源1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 第39-41页 |
| ·碳源2处理不同时间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 第41-42页 |
| ·碳源2和2,4-D对外植体上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 | 第42-44页 |
| ·固体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及再生幼苗的诱导 | 第44-50页 |
| ·6-BA、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 | 第44-47页 |
| ·愈伤组织在含6-BA、2,4-D的f/2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幼苗 | 第47-49页 |
| ·愈伤组织在含6-BA、2,4-D的f/2液体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 | 第49-50页 |
| 5 讨论 | 第50-53页 |
| ·无菌化处理效果 | 第50页 |
| ·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培养效果 | 第50-51页 |
| ·植物激素及碳源对不定芽与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51-52页 |
| ·愈伤组织的诱导成苗 | 第52-53页 |
| 6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