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 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现状 | 第10页 |
| 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类 | 第10-11页 |
| 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形态及理化特征 | 第11页 |
| 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1-14页 |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11-12页 |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构蛋白及功能 | 第12-14页 |
| 5、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理 | 第14-16页 |
| ·粘膜病(Mucosal disease,MD) | 第14-16页 |
| ·持续感染与免疫耐受 | 第16页 |
| ·繁殖障碍 | 第16页 |
| ·血小板减少症 | 第16页 |
| 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疫苗在BVDV防控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BVDV疫苗的特征 | 第17页 |
| ·国外BVDV疫苗的发展 | 第17-18页 |
| ·国内BVDV疫苗的发展 | 第18页 |
| 二、Ⅰ型牛疱疹病毒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 1、Ⅰ型牛疱疹病毒流行现状 | 第18-19页 |
| 2、Ⅰ型牛疱疹病毒形态及理化特征 | 第19-20页 |
| 3、Ⅰ型牛疱疹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20-21页 |
| ·Ⅰ型牛疱疹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第20页 |
| ·Ⅰ型牛疱症病毒编码的主要蛋白及功能 | 第20-21页 |
| 4、BHV-1生活史 | 第21-22页 |
| ·病毒的传播 | 第22页 |
| ·病毒的繁殖 | 第22页 |
| 5、Ⅰ型牛疱疹病毒作为载体的疫苗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BVDV E2基因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4-34页 |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24-25页 |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25-29页 |
| 1、材料 | 第25-26页 |
| ·质粒、病毒、细胞和菌株 | 第25页 |
| ·主要工具酶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5-26页 |
| ·引物设计 | 第26页 |
| 2、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病毒的增殖 | 第26页 |
| ·病毒滴度(TCID_(50))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病毒RNA的提取 | 第27页 |
| ·反转录(RT-PCR) | 第27页 |
| ·氯化钙法制备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27页 |
| ·转化 | 第27-28页 |
| ·碱裂解法小提质粒 | 第28页 |
| ·反转录cDNA的PCR扩增 | 第28页 |
| ·反向PCR | 第28页 |
| ·pEC107/E2(I)的构建 | 第28页 |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 二、结果 | 第29-33页 |
| 1. E2基因的扩增 | 第29-30页 |
| 2. 反向PCR | 第30页 |
| 3. pEC107/E2(Ⅰ)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 第30-31页 |
| 4. pBH95X质粒及鉴定 | 第31页 |
| 5. 重组质粒及鉴定 | 第31-33页 |
| 三、讨论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表达BVDV E2基因的BHV-1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34-44页 |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 1 、材料 | 第34-36页 |
| ·病毒、细胞和单克隆抗体(MAb) | 第34-35页 |
| ·主要试剂和细胞培养液 | 第35页 |
|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 ·引物设计 | 第36页 |
| 2. 方法 | 第36-38页 |
| ·BHV-1的培养与浓缩 | 第36页 |
| ·BHV-1基因组的提取 | 第36页 |
|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6页 |
| ·共转染 | 第36-37页 |
| ·重组病毒的筛选 | 第37页 |
| ·重组病毒的鉴定 | 第37-38页 |
| ·重组病毒的RT-PCR鉴定 | 第37页 |
| ·重组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 | 第37-38页 |
| ·重组病毒的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 | 第38页 |
| 二、结果 | 第38-41页 |
| 1. 重组病毒的筛选纯化 | 第38页 |
| 2. 重组病毒的PCR鉴定及测序分析 | 第38-39页 |
| 3. 重组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 4. Western-blot检测重组病毒E2蛋白的表达 | 第40-41页 |
| 三、讨论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 附录 Ⅰ | 第51-52页 |
| 附录 Ⅱ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