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选矿流程与方法论文--浮游选矿论文

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的浮选分离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钨资源概况第10-14页
     ·世界钨资源概况第10页
     ·我国钨资源概况第10-12页
     ·我国白钨资源概况第12-14页
   ·白钨矿浮选工艺的研究第14-16页
     ·常温浮选工艺研究第15页
     ·加温浮选工艺研究第15-16页
     ·浮选新工艺研究第16页
   ·白钨矿浮选药剂的研究第16-18页
     ·白钨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第16-17页
     ·白钨矿浮选调整剂的研究第17-18页
   ·白钨矿与各种矿物的浮选分离研究第18-20页
     ·白钨矿与硫化矿的浮选分离第18-19页
     ·白钨矿与含钙矿物的浮选分离第19页
     ·白钨矿与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分离第19-20页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0-21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试验样品、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第21-26页
   ·试验样品第21-23页
     ·单矿物的制备第21-22页
     ·实际矿石性质第22-23页
   ·试验药剂及仪器设备第23页
     ·试验药剂第23页
     ·试验仪器第23页
   ·试验研究方法第23-24页
     ·单矿物浮选试验第23-24页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第24页
   ·机理分析检测方法第24-26页
     ·矿物表面动电位的测定第24页
     ·红外光谱测定第24-25页
     ·矿物表面润湿性测定第25-26页
第三章 单矿物的浮选行为研究第26-40页
   ·单一捕收剂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26-31页
     ·GYR 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油酸钠用量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27-28页
     ·水杨醛肟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28-30页
     ·苯甲羟肟酸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组合捕收剂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1-36页
     ·GYR 与水杨醛肟组合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GYR 与苯甲羟肟酸组合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NaOL 与水杨醛肟组合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3页
     ·NaOL 与苯甲羟肟酸组合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GYR 与 NaOL 组合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4页
     ·水杨醛肟与苯甲羟肟酸组合对矿物捕收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组合捕收剂讨论第35-36页
   ·组合捕收剂与调整剂联合使用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第36-38页
     ·硝酸铅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第36-37页
     ·水玻璃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研究第40-54页
   ·矿石性质研究第40-41页
   ·尾矿筛析试验第41页
   ·白钨矿浮选粗选段试验第41-48页
     ·碳酸钠用量试验第41-43页
     ·水玻璃用量试验第43页
     ·捕收剂种类试验第43-45页
     ·组合捕收剂用量比试验第45-46页
     ·组合捕收剂用量试验第46页
     ·硝酸铅用量试验第46-47页
     ·白钨矿粗选段开路试验第47-48页
   ·白钨矿精选段试验第48-51页
     ·精选抑制剂种类试验第48-49页
     ·精选抑制剂用量试验第49-50页
     ·白钨矿精选段开路试验第50-51页
   ·白钨矿浮选全闭路试验第51-52页
   ·白钨精矿产品质量分析第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矿物浮选行为的机理研究第54-69页
   ·矿物溶液化学分析及其浮选意义第54-56页
     ·白钨矿的溶液化学分析及其浮选意义第54-55页
     ·方解石的溶液化学分析及其浮选意义第55-56页
     ·萤石的溶液化学分析及其浮选意义第56页
   ·矿物表面动电位的研究第56-60页
     ·捕收剂作用前后矿物表面动电位的研究第57-59页
     ·抑制剂作用前后矿物表面动电位的研究第59-60页
   ·矿物表面与药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第60-67页
     ·药剂红外光谱图第61-63页
     ·矿物与捕收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研究第63-65页
     ·矿物与水玻璃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研究第65-67页
   ·矿物表面接触角测定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 A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千枚岩加卸载及应力峰值前后声发射特性研究
下一篇:铅锌硫化矿低碱分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