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到实践:中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概念的厘定及改革缘由 | 第11-17页 |
(一) 审判方式与诉讼构造 | 第11-14页 |
(二) 厉行改革的原因探析 | 第14-17页 |
二、 改革历程的微观回顾 | 第17-30页 |
(一) 庭前阶段 | 第18-20页 |
(二) 庭审阶段 | 第20-26页 |
(三) 证据制度 | 第26-28页 |
(四) 对文本改革的简评 | 第28-30页 |
三、 改革的实效考察 | 第30-37页 |
(一) 诉讼案卷的庭后移送 | 第30-31页 |
(二) 控辩审三方地位依然失衡 | 第31-32页 |
(三) 证人出庭率严重偏低 | 第32-34页 |
(四) 司法裁决的行政化传统未消 | 第34-35页 |
(五) 非法证据难以排除 | 第35-37页 |
四、 改革的成败及原因分析 | 第37-46页 |
(一) 改革的成败 | 第37-40页 |
(二) 失败原因的深层次解读 | 第40-46页 |
五、 改革所带来的现实启示 | 第46-51页 |
(一) 司法体制改革是变法的前提 | 第46-47页 |
(二) 要进一步重视立法技术的完善 | 第47-48页 |
(三) 改革应立足于但绝不能囿于国情 | 第48-49页 |
(四) 须强化理论研究,加大变革前的试验力度 | 第49-50页 |
(五) 要密切关注域外动向,并以史为鉴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