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 第11页 |
·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处理现状及其特点 | 第11-13页 |
·生物处理 | 第11页 |
·物化处理 | 第11-12页 |
·化学氧化处理 | 第12页 |
·高级氧化处理 | 第12-13页 |
·催化湿式氧化法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发展的历程 | 第13-15页 |
·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 第15-18页 |
·WAO 及CWAO 反应机理 | 第18-20页 |
·催化湿式氧化法的影响因素 | 第20页 |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面临的问题 | 第20-21页 |
·CWAO 与传统处理工艺技术和经济性比较 | 第21-23页 |
·本文工作的目的和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25-32页 |
·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化学需氧量(COD)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方法原理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27页 |
·步骤 | 第27页 |
·铜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27-30页 |
·方法原理 | 第28页 |
·干扰及消除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29页 |
·步骤 | 第29页 |
·校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0-32页 |
第三章 CWAO 处理 SDBS 废水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49页 |
·理论概述 | 第32-37页 |
·湿式氧化SDBS 的反应路径 | 第32-34页 |
·催化剂选择理论 | 第34-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3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7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7页 |
·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 第37-47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不同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催化剂活性组分和配比的确定 | 第38-44页 |
·载体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制备工艺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47-49页 |
第四章 SDBS 废水催化湿式氧化实验 | 第49-58页 |
·工艺条件对 COD_(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52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氧气分压的影响 | 第50-51页 |
·废水PH 值的影响 | 第51-52页 |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流失 | 第52-56页 |
·铜离子溶出机理 | 第52-53页 |
·催化剂活性组分流失的影响因素 | 第53-56页 |
·WAO 与CWAO 处理效果的比较 | 第56页 |
·间歇反应考察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实际工业废水的湿式氧化实验 | 第58-64页 |
·湿式氧气氧化(WAO)处理有机废水 | 第58-59页 |
·反应温度对COD_(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湿式双氧水氧化(WPO)处理有机废水 | 第59-60页 |
·反应温度对COD_(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双氧水加入量对COD_(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60页 |
·催化湿式氧化(CWAO)处理有机废水 | 第60-64页 |
·CWAO 与WAO 和WPO 的比较 | 第60-61页 |
·反应温度对催化湿式氧化COD_(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反应时间对催化湿式氧化COD_(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62页 |
·废水PH 值对催化湿式氧化的影响 | 第62-63页 |
·初始COD_(cr) 对COD_(cr) 去除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已撰写与发表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