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引言 | 第9页 |
·国外预应力砌体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预应力砌体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 第10-11页 |
·预应力筋的张拉与锚固 | 第11页 |
·预应力损失 | 第11-13页 |
·预应力砌体的设计 | 第13-14页 |
·国内预应力砌体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预应力砌体结构的研究前景及研究目标 | 第15页 |
·预应力砌体符合砌体结构发展趋势 | 第15页 |
·当代我国预应力砌体的研究目标 | 第15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墙的有限元分析 | 第17-29页 |
·引言 | 第17页 |
·预应力砌体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 | 第17-19页 |
·单元模型 | 第17-18页 |
·材料模式 | 第18页 |
·计算假定 | 第18页 |
·荷载 | 第18页 |
·求解策略 | 第18-19页 |
·收敛准则 | 第19页 |
·预应力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墙受力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9-28页 |
·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的选定 | 第19-20页 |
·模型材料参数的选定 | 第20-23页 |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23-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29-46页 |
·引言 | 第29页 |
·试验概况 | 第29-34页 |
·试验设计与制作 | 第29-32页 |
·材料性能 | 第32-33页 |
·预应力的施加 | 第33-34页 |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34-36页 |
·试验装置 | 第34-35页 |
·加载制度 | 第35-36页 |
·试验观测项目 | 第36-37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2页 |
·试件开裂与裂缝形态 | 第37-41页 |
·开裂荷载及开裂位移 | 第41-42页 |
·预应力损失的观测及分析 | 第42-45页 |
·预应力损失的观测 | 第42-44页 |
·预应力损失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砌块砌体墙的试验研究 | 第46-65页 |
·引言 | 第46页 |
·试验概况 | 第46-47页 |
·试验设计与制作 | 第46页 |
·材料性能试验 | 第46-47页 |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第47-48页 |
·试验装置 | 第47页 |
·加载制度 | 第47-48页 |
·试验观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 第4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64页 |
·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 | 第48-54页 |
·墙体主要试验结果 | 第54-55页 |
·试件受力分析 | 第55-56页 |
·钢筋应变分析 | 第56-57页 |
·滞回曲线 | 第57-59页 |
·试件的骨架曲线 | 第59-60页 |
·延性系数及变形能力 | 第60-61页 |
·耗能性能 | 第61-63页 |
·恢复力模型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预应力砌体抗裂、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65-75页 |
·引言 | 第65页 |
·预应力砌块砌体抗剪破坏机理 | 第65-66页 |
·预应力砌块砌体抗裂承载力计算 | 第66-69页 |
·预应力砌块砌体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69-74页 |
·预应力砌块砌体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69-73页 |
·计算结果比较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预应力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建议 | 第75-81页 |
·预应力砌体结构设计建议 | 第75-77页 |
·预应力砌体的计算方法 | 第75页 |
·预应力砌体结构材料的选择 | 第75页 |
·预应力筋的布置 | 第75页 |
·预应力损失 | 第75-76页 |
·锚具和端部垫块 | 第76-77页 |
·施工建议及细部构造 | 第77-79页 |
·开窗洞墙体在窗洞下设置窗台梁 | 第77页 |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 第77-78页 |
·预应力钢筋的连接、锚固与保护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