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碳晶电热板间歇供暖的热工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室内电采暖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1-16页
     ·国内外电采暖的应用现状第11-13页
     ·国内外电采暖的理论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外电采暖的实验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外电采暖的研究现状总结第15-16页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碳晶电热板用于室内采暖的技术优势第17-23页
   ·传统电采暖形式第17-18页
   ·碳晶电热板的结构特征第18-19页
   ·碳晶电热板与传统电热材料的比较第19-21页
     ·发热机理不同第19-20页
     ·发热方式不同第20-21页
     ·铺装方式不同第21页
   ·碳晶电热板地板辐射采暖的特点第21-22页
   ·碳晶电热板应用于室内间歇采暖方案的提出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碳晶电热板性能测试及间歇供暖实验分析第23-36页
   ·实验测试目的及仪器第23页
   ·实验测试环境第23-24页
   ·碳晶电热板的热电性能测试第24-28页
     ·测试条件第24页
     ·碳晶电热板的导电性能第24-27页
     ·碳晶电热板的电热性能第27-28页
   ·碳晶电热板间歇供暖实验第28-30页
     ·实验测试方案第28-29页
     ·实验测试原理第29页
     ·实验测试步骤第29-30页
   ·温度测点的布置第30-31页
   ·实验数据的分析第31-35页
     ·预热阶段温度测试第31-33页
     ·供暖启停阶段温度测试第33-34页
     ·间歇供暖 24 小时室内温度测试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碳晶电热板间歇供暖非稳态传热模型第36-50页
   ·传热基础理论第36-39页
     ·对流换热的相关概念第36-37页
     ·实验工况下对流换热系数 hc的推导第37-38页
     ·辐射传热第38-39页
   ·模型建立的作用及假设第39页
   ·模拟的对象及参数条件第39-40页
   ·非稳态传热方程的建立第40-43页
     ·集总参数法第40-41页
     ·供暖时的地板升温方程第41-42页
     ·停暖时的地板降温方程第42-43页
   ·碳晶电热板间歇供暖热量平衡方程第43-45页
     ·间歇供暖的动态平衡方程第43-44页
     ·数值求解方法第44-45页
     ·平衡方程的差分第45页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45-47页
   ·数据对比分析第47页
   ·碳晶电热板间歇供暖基本特性分析第47-49页
     ·间歇运行模式的确定第47-48页
     ·启停时间的确定第48-49页
     ·设备容量的确定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碳晶电热板间歇供暖的运行模拟第50-65页
   ·模拟软件的简要介绍第50页
   ·模型的简化及假设条件第50-51页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51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51-55页
     ·传热流动模型的控制方程第51-53页
     ·湍流问题的两方程模型第53-54页
     ·辐射模型的选择第54-55页
   ·定解条件的确定第55-56页
     ·边界条件第55-56页
     ·初始条件第56页
   ·模型的离散求解第56-57页
     ·计算网格的划分第56页
     ·数值离散方法及方程的求解第56-57页
   ·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及数据对比第57-64页
     ·50W/块碳晶电热板模拟结果分析第57-62页
     ·75W/块碳晶电热板模拟结果分析第62-63页
     ·数据对比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碳晶电热板间歇运行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性分析第65-72页
   ·不同气候区及代表城市的选取第65页
   ·各地区碳晶电热板采暖特点第65-71页
     ·夏热冬冷地区碳晶电热板采暖分析第66-69页
     ·严寒地区碳晶电热板采暖分析第69-70页
     ·寒冷地区碳晶电热板采暖分析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量平衡法及其在地板辐射采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供热系统承载力提升策略研究及改造应用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