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钳工工艺与装配工艺论文--机器装配、机器安装法论文

产品装配质量设计、预测与控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5页
1 绪论第15-39页
   ·引言第15页
   ·装配规划概述第15-20页
   ·装配质量设计、预测与控制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20-36页
     ·偏差传递分析第20-24页
     ·装配性能智能计算第24-29页
     ·零件分组选配第29-32页
     ·协同虚拟装配第32-36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36-39页
     ·研究内容第36-38页
     ·组织结构第38-39页
2 基于装配序列偏差传递模型的装配精度设计第39-61页
   ·引言第39-40页
   ·基于尺寸变动度的装配序列评价准则建立第40-43页
     ·尺寸变动度第40-42页
     ·装配序列的质量评价准则第42-43页
   ·基于变动关系矩阵的传递传递模型构建第43-48页
     ·偏差元建立第43-44页
     ·变动关系矩阵构造第44-46页
     ·偏差传递关系确定第46-47页
     ·有向关联图表示第47-48页
   ·基于偏差传递模型的装配精度计算第48-55页
     ·齐次坐标变换的累积偏差计算第48-50页
     ·零件内的偏差传递解析第50-53页
     ·零件间的偏差传递解析第53-55页
   ·实例验证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3 基于协同虚拟装配并发控制的工艺过程分析第61-85页
   ·引言第61-62页
   ·并发装配行为的柔性控制流程规划第62-64页
     ·并发装配行为划分第62-63页
     ·柔性并发控制作业流程构建第63-64页
   ·主动并发装配行为的柔性控制第64-73页
     ·基于关节联动模型的操作模型简化第64-66页
     ·关节活动的并发装配行为融合第66-69页
     ·关节死锁的并发装配行为融合第69-73页
   ·被动并发装配行为的柔性控制第73-79页
     ·基于操作权限动态分配的并发装配行为融合第73-77页
     ·基于可视化协商的并发装配行为融合第77-79页
   ·实例验证第79-82页
     ·主动并发实例第80-81页
     ·被动并发实例第81-82页
   ·本章小结第82-85页
4 基于不完备样本多准则修正的装配性能预测第85-103页
   ·引言第85-86页
   ·基于测量数据拓扑距离的特征参数粗大误差处理第86-88页
     ·特征参数估计值确定第86-87页
     ·置信区间确定第87页
     ·粗大误差剔除第87-88页
   ·基于灰熵关联分析的影响性能因素筛选第88-89页
     ·灰关联系数计算第88页
     ·灰熵关联度计算第88-89页
   ·基于几何变动有限元模拟的特征参数修正第89-93页
     ·测量工况模拟第90页
     ·仿真模型修正第90-91页
     ·装配变形分析第91-93页
   ·物理模型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装配性能预测修正第93-97页
     ·性能指标基准值求解第93-95页
     ·性能指标预测值估算第95-97页
   ·实例验证第97-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5 基于配合精度波动控制的装配分组定向优化第103-125页
   ·引言第103-104页
   ·基于装配件敏感度分析的选配基准提取第104-107页
     ·基于信噪比的装配件敏感度分析第104-105页
     ·分组选配基准筛选流程第105-107页
   ·基于中心定位的自适应分组方案构建第107-112页
     ·超限分析第107-109页
     ·中心组定位的分组划分策略第109-111页
     ·多配合精度的复杂分组策略第111-112页
   ·基于分组稳定性分析的分组边界变动控制第112-114页
     ·分组稳定性分析第112-113页
     ·分组边界变动控制策略第113-114页
   ·基于定向进化算法的分组方案优化第114-116页
     ·选配分组的染色体编码第114页
     ·分组方案的适应度函数设计第114-115页
     ·分组方案的定向优化第115-116页
   ·实例验证第116-123页
     ·衔铁组件的多处配合分组第116-121页
     ·轴承的单处配合多零件分组第121-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6 装配质量预测与控制软件系统设计第125-143页
   ·引言第125页
   ·系统体系架构与实施方案第125-128页
     ·总体架构第125-126页
     ·实施方案第126-128页
   ·功能模块第128-143页
     ·装配精度预测模块第128-131页
     ·装配性能预测模块第131-134页
     ·零件分组选配模块第134-136页
     ·协同装配规划模块第136-140页
     ·装配履历管理模块第140-143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43-146页
   ·全文总结第143-144页
   ·工作展望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61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H敏感性自沉积载药聚电解质微囊在抗肿瘤药物肺靶向及局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捣固装置及其电液激振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