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行业市场总体概况 | 第10-11页 |
·使用价值与研究意义分析 | 第11-12页 |
·静脉输液控制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静脉输液控制装置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页 |
·该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 | 第14页 |
·本文的组织与结构 | 第14-15页 |
·本文的特色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滴速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7页 |
·设计任务与需求分析 | 第16页 |
·反馈机构的方案选择与原理分析 | 第16-19页 |
·方案选择与器件选型 | 第16-17页 |
·液滴检测的原理分析 | 第17-19页 |
·控制系统其它模块的方案选择 | 第19-23页 |
·控制器的方案选择 | 第19-21页 |
·执行机构的方案选择 | 第21-22页 |
·交互接口的方案选择 | 第22-23页 |
·无线通讯方案选择 | 第23-25页 |
·常见的实现方案及其优缺点 | 第23-24页 |
·方案的选定与器件选型 | 第24-25页 |
·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 | 第25-26页 |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滴速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27-39页 |
·硬件功能模块划分 | 第27页 |
·各个模块的原理图设计 | 第27-35页 |
·CPU 基本系统搭建 | 第27-29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检测信号滤波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Zigbee 通讯模块接口设计 | 第32-33页 |
·其它输入输出接口 | 第33-35页 |
·电路板的设计与组装 | 第35-38页 |
·电路板的设计 | 第35-37页 |
·电路板组装效果 | 第37-38页 |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滴速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39-52页 |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42页 |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第39-40页 |
·任务划分以及多任务间的并行 | 第40-41页 |
·主函数的设计 | 第41-42页 |
·检测与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思路 | 第42-48页 |
·滴速检测模块设计思路 | 第42-45页 |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思路 | 第45-48页 |
·滴速控制算法设计 | 第48-50页 |
·启动过程的优化设计 | 第48-49页 |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滴速控制算法 | 第49-50页 |
·滴速控制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总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彩色液晶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52-66页 |
·界面开发工具及开发流程简介 | 第52-53页 |
·Smart Display Terminal 软件简介 | 第52-53页 |
·人机交互界面开发流程 | 第53页 |
·界面绘制及按键区划分 | 第53-58页 |
·主页界面设计及其按键区划分 | 第54-56页 |
·设置界面绘制及其按键区划分 | 第56-58页 |
·界面控制流程设计 | 第58-64页 |
·基于串口中断的用户输入捕捉 | 第59页 |
·基于 SysTick 定时器的系统状态监控 | 第59-61页 |
·动态信息的显示 | 第61页 |
·用户输入的处理 | 第61-63页 |
·按键消息处理函数设计 | 第63-64页 |
·人机交互界面实际运行效果 | 第64-65页 |
·本章总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基于 Zigbee 网络的远程监控的实现 | 第66-74页 |
·Zigbee 网络及其开发流程概述 | 第66-68页 |
·Zigbee 网络结构简介 | 第66-67页 |
·Z-Stack 协议栈简介 | 第67页 |
·开发工具与开发流程 | 第67-68页 |
·Z-Stack 的移植与双向通讯的实现 | 第68-71页 |
·通讯流程的总体设计 | 第68-70页 |
·数据通讯的具体软件实现 | 第70-71页 |
·远程监控实验结果 | 第71-73页 |
·本章总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控制系统整机功能测试 | 第74-77页 |
·测试项目与测试步骤 | 第74-75页 |
·整机性能参数与运行效果 | 第75-76页 |
·整机性能参数 | 第75-76页 |
·整机运行效果 | 第76页 |
·本章总结 | 第76-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