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我国行政调解程序之完善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问题之提出第12-13页
   ·研究现状及意义第13-16页
     ·研究现状第13-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理论意义第15-16页
       ·实践意义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文献分析法第16-17页
     ·价值分析法第17-18页
第二章 行政调解程序的基本理论第18-25页
   ·行政调解的概念与性质第18-21页
     ·行政调解的概念第18-20页
     ·行政调解的性质第20-21页
   ·行政调解程序的含义与特征第21-23页
     ·行政调解程序的含义第21页
     ·行政调解程序的特征第21-23页
   ·行政调解程序的价值分析第23-25页
     ·行政调解程序有利于规范行政权的行使第23页
     ·行政调解程序可以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第23页
     ·行政调解程序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的可接受度第23-24页
     ·行政调解程序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第24-25页
第三章 行政调解程序的理论基础第25-29页
   ·正当法律程序理论第25页
   ·依法行政理论第25-26页
   ·公平公正理论第26-27页
   ·意思自治理论第27-29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立法现状分析第29-39页
   ·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立法概况第29-31页
   ·现有规定存在的问题第31-37页
     ·立法规定效力层级低且不统一第31-32页
     ·行政调解范围不明确第32-34页
     ·行政调解原则与方法不明晰第34页
     ·行政调解组织设置不合理第34-35页
     ·行政调解缺乏时限规定第35-36页
     ·行政调解协议效力不明确第36-37页
   ·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7-39页
     ·行政调解自身机制不完善第37-38页
     ·“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第38-39页
第五章 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完善第39-59页
   ·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立法模式选择第39页
   ·完善我国行政调解程序遵循的原则第39-42页
     ·自愿原则第40页
     ·合法、合理原则第40-41页
     ·高效便民原则第41-42页
     ·不公开原则第42页
   ·我国行政调解程序的基本改革思路第42-59页
     ·启动程序的完善第43-47页
       ·受案范围第43-45页
       ·申请第45-46页
       ·受理第46-47页
     ·进行程序的完善第47-55页
       ·确定行政调解主持者第47-49页
       ·调查举证方式之完善第49页
       ·引入听证制度第49-50页
       ·确定调解方式第50-53页
       ·确定调解方案第53-54页
       ·明确行政调解时限第54-55页
     ·终结程序的完善第55-59页
       ·行政调解的终结方式第55页
       ·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第55-59页
第六章 结论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垄断之司法救济研究
下一篇:安吉拉·默克罗比后女性主义理论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