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器的研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绪论 | 第11-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异步电机重载软启动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2.软启动原理及启动方式 | 第17-35页 |
| ·异步电机启动原理分析 | 第17-18页 |
| ·T 型等效电路 | 第17页 |
| ·转矩特性 | 第17-18页 |
| ·电流特性 | 第18页 |
| ·异步电机软启动方式 | 第18-33页 |
| ·定子串电阻或电抗器启动 | 第19页 |
| ·转子串联电阻启动 | 第19-20页 |
| ·星-三角变换软启动 | 第20-21页 |
| ·自耦变压器启动 | 第21-23页 |
| ·晶闸管调压软启动 | 第23-28页 |
| ·离散变频软启动 | 第28-33页 |
| ·交流异步电机各种启动方式比较 | 第33-35页 |
| 3.MATLAB 建模与仿真 | 第35-41页 |
| ·系统仿真电路框图 | 第35-37页 |
| ·触发脉冲控制模块 | 第36页 |
| ·晶闸管控制模块 | 第36-37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直接启动仿真结果 | 第37页 |
| ·调压启动仿真结果 | 第37-38页 |
| ·离散变频启动仿真结果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软启动器硬件设计 | 第41-53页 |
|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41页 |
| ·系统硬件选型 | 第41-47页 |
| ·晶闸管的选型 | 第41-42页 |
| ·主控制芯片 STM32 的选型 | 第42-45页 |
| ·辅助控制芯片 CPLD 的选型 | 第45-46页 |
| ·人机界面控制芯片单片机的选型 | 第46-47页 |
| ·部分功能设计 | 第47页 |
| ·部分关键电路设计 | 第47-52页 |
| ·电源电路 | 第47-48页 |
| ·STM32 及外围电路 | 第48-49页 |
| ·CPLD 及外围电路 | 第49-50页 |
| ·RS485 通信电路 | 第50页 |
| ·脉冲变压器及外围电路 | 第50页 |
| ·电压同步信号检测电路 | 第50-51页 |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51-52页 |
| ·控制系统电路板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软启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66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 ·中断程序设计 | 第54-57页 |
| ·外部中断程序 | 第54-56页 |
| ·定时器中断程序 | 第56-57页 |
| ·缺相检测 | 第57-59页 |
| ·相序检测 | 第59-61页 |
| ·软启动模式设计 | 第61-66页 |
| ·斜坡升压启动模式 | 第61-62页 |
| ·限流软启动模式 | 第62-65页 |
| ·离散变频启动模式 | 第65页 |
| ·停车方式 | 第65-66页 |
| 6.软启动器功能介绍 | 第66-73页 |
| ·软启动器功能及特点 | 第66-67页 |
| ·软启动器功能 | 第66页 |
| ·软启动器特点 | 第66-67页 |
| ·软启动器外部接线图 | 第67-69页 |
| ·操作流程 | 第69-70页 |
| ·状态显示代码 | 第70-71页 |
| ·功能保护及故障分析 | 第71-72页 |
| ·适用环境及场所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7.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