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松南红168-171井区地质综合评价及潜力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创新点摘要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前言第10-16页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研究区研究现状第10-11页
     ·地震属性体的综合解释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3-16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18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6页
   ·层序划分第16-18页
第二章 精细地层对比第18-29页
   ·整体划分对比思路第18页
     ·以前人工作成果为基础第18页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合理细分第18页
   ·油组和小层划分原则第18-19页
     ·油组划分原则第19页
     ·小层划分原则第19页
   ·油组和小层划分对比方法第19-23页
     ·优选标准井第19-20页
     ·选定标志层第20-23页
   ·井震结合第23页
   ·地质分层三维空间合理性分析第23-24页
   ·建立骨架剖面,控制全区第24-27页
   ·油组、小层划分结果第27-29页
第三章 精细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第29-50页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频谱分析第29-30页
   ·层位标定第30-33页
     ·层位标定第30-33页
     ·主要反射层地质意义及波组特征第33页
   ·速度分析及成图方法第33-36页
   ·精细解释技术第36-41页
   ·构造解释成果第41-43页
   ·构造特征第43-46页
   ·圈闭描述第46-50页
第四章 储层预测第50-57页
   ·地震属性技术方法与流程第50页
   ·运用地震属性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依据第50-51页
   ·沿层切片分析技术第51页
   ·常用属性地震地质解释第51-52页
   ·地震属性技术在红 168-红 171 井区的应用第52-57页
     ·精细层位标定确定属性提取的时窗第52-53页
     ·地震属性分析与储层预测第53-57页
第五章 油气藏类型、控制因素分析及储量计算第57-62页
   ·油藏分布及油藏类型第57-59页
     ·油气平面分布特点第57-59页
     ·油藏类型第59页
   ·油气藏控制因素分析第59-60页
     ·岩性控制油气藏的分布第59-60页
     ·断层面主要控制油气运聚第60页
   ·储量计算第60-62页
     ·储量计算方法第60页
     ·储量计算参数选取第60-61页
     ·储量计算结果第61-62页
第六章 综合评价及井位部署第62-71页
   ·红 166 断块区的萨尔图层组井网部署整体开发第62-64页
   ·红 168 断块区的井网完善和滚动扩边第64-68页
     ·萨尔图和 G32 两个层位的滚动扩边第64-66页
     ·红 168 断块区内部井网完善第66-68页
   ·红 168 断块区老井措施试油第68-71页
     ·红 28-03 捞油第69页
     ·红 168-8-8 检漏第69页
     ·红 24 井重新试油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详细摘要第75-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安红岗阶地控制与预测储量分类评价
下一篇:欢西油田鸳鸯沟地区沙河街组构造特征及沉积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