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微纳米材料的概述 | 第10-11页 |
·微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 第11页 |
·气敏传感器概述 | 第11-14页 |
·气敏传感器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气敏传感器的分类 | 第12-13页 |
·气敏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气敏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 第14页 |
·锂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 第14-16页 |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情况 | 第15页 |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锡基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MSn(OH)_6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N2SnO_4/SnO_2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不同形貌 ZnSn(OH)6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 | 第18-33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实验药品 | 第19-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步骤 | 第20-21页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2页 |
·ZnSn(OH)_6晶体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ZnSn(OH)_6晶体的形貌分析 | 第23-26页 |
·ZnSn(OH)_6的生长过程讨论 | 第26-28页 |
·ZnSn(OH)_6晶体中的氧空位缺陷分析 | 第28-30页 |
·光学吸收和有效比表面积的分析 | 第30-31页 |
·ZnSn(OH)_6气敏性能的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MSn(OH)_6(M = Mg, Cu, Mn, Cd)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 | 第33-42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实验药品 | 第34-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步骤 | 第35页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MSn(OH)_的结构分析 | 第36-38页 |
·MSn(OH)_6的 FESEM 分析 | 第38页 |
·MSn(OH)_6的 TEM 分析 | 第38-39页 |
·MSn(OH)_6的气敏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N_2SnO_4/SnO_2(N = Zn, Mg, Mn)和 CuO/SnO_2的制备及其电池性能的研究 | 第42-58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实验药品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实验步骤 | 第44页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ZnSn(OH)_6的煅烧分析 | 第45-48页 |
·MgSn(OH)_6的煅烧分析 | 第48-50页 |
·CuSn(OH)-6的煅烧分析 | 第50-53页 |
·MnSn(OH)_6的煅烧分析 | 第53-54页 |
·MSn(OH)_6不同温度煅烧后结构分析 | 第54-56页 |
·N_2SnO_4/SnO_2(N = Zn, Mg, Mn)及 CuO/SnO_2电池性能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