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0页 |
一、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一) 关于生态人类学研究 | 第9-14页 |
(二) 仪式研究 | 第14-16页 |
(三) 关于变迁的研究 | 第16-18页 |
(四) 关于哈尼族梯田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果期村田野点概况与研究理论 | 第20-28页 |
一、果期村行政区划 | 第20-22页 |
二、田野调查经历 | 第22-23页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23-28页 |
(一) 研究理论 | 第23-2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果期村哈尼族传统梯田祭祀的仪式系统及其功能 | 第28-32页 |
一、果期村哈尼族传统梯田祭祀仪式系统 | 第28-29页 |
二、梯田祭祀仪式的文化功能 | 第29-32页 |
(一) 对农业的指导作用 | 第29-30页 |
(二) 文化记录与传承的作用 | 第30页 |
(三) 刺激物质消费与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的作用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果期村哈尼族传统梯田祭祀的现代变迁 | 第32-50页 |
一、果期村梯田祭祀现代变迁 | 第32-42页 |
(一) 保存较完整的仪式 | 第32-36页 |
(二) 简化的仪式 | 第36-41页 |
(三) 正在消失的仪式 | 第41-42页 |
二、梯田祭祀变迁的特点 | 第42-44页 |
(一) 祭祀节日从娱神向娱人转变 | 第42-43页 |
(二) 一般风俗性节日向经济文化交流会的转变 | 第43-44页 |
三、果期村梯田祭祀文化变迁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 第44-50页 |
(一) 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44-45页 |
(二) 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三) 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46-47页 |
(四) 教育因素的影响 | 第47-48页 |
(五) 交通及传媒因素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哈尼族梯田传统祭祀文化的前景的探讨 | 第50-57页 |
一、果期村哈尼族梯田祭祀文化的现状分析 | 第50-54页 |
(一) 梯田祭祀文化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 第50-52页 |
(二) 果期村哈尼族梯田祭祀文化存在发展的优势 | 第52-54页 |
二、哈尼梯田传统祭祀文化的生存前景——消失或是传承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附录:调查地照片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