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5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文献评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介绍 | 第12-15页 |
第二章 T乡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及存在问题 | 第15-22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概述 | 第15页 |
·实际调查描述 | 第15-17页 |
·T乡不同阶段转移模式的比较 | 第17-19页 |
·T乡剩余劳动力在两次转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第三章 T乡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发生转变的社会学分析 | 第22-26页 |
·转变的动机——农民生存理性与社会理性并存的就业价值观 | 第22-23页 |
·转变的原因——产业结构功能失衡导致的就业转移 | 第23-24页 |
·转变的渠道——强关系为社会网络中的农民充当就业信息桥 | 第24页 |
·转变的最终归宿——离土又离乡的“候鸟式”模式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问题解决的可行性建议 | 第26-30页 |
·强弱关系共同作用扩展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 | 第26页 |
·实行积极稳妥的土地及户籍政策 | 第26-27页 |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为就地劳动力转移扩展空间 | 第27-28页 |
·促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增强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和组织性 | 第28页 |
·创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培育方式为就业领域的升级提供保障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作者简介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