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英文缩略词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前言第16-17页
1. 实验材料第17-18页
   ·药品第17页
   ·仪器第17-18页
   ·研究对象第18页
2. 实验方法第18-26页
   ·HPLC 法测定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血药浓度方法学的建立第18-21页
     ·标准液及内标液的配制第18-19页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条件参数第19页
     ·血样处理方法第19页
     ·方法学考察第19-21页
     ·数据处理第21页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21-23页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1-22页
     ·测样方法第22页
     ·数据处理第22-23页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第23-26页
     ·数据的来源第23页
     ·血样的采集与采集第23页
     ·统计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基础模型的确立第25页
     ·最终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3. 实验结果第26-43页
   ·HPLC 法测定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血药浓度方法学的建立第26-29页
     ·标准曲线及线性第26页
     ·方法的专属性第26-27页
     ·方法精密度与日内间误差第27-28页
     ·定量下限的考察第28页
     ·方法的稳定性第28-29页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29-33页
     ·5-氟尿嘧啶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第29-30页
     ·5-氟尿嘧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第30-32页
     ·统计学结果第32-33页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第33-43页
     ·直肠癌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第33-34页
     ·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第34页
     ·基础模型的选择第34-35页
     ·最终模型的确立第35-40页
     ·模型评价第40-42页
     ·模拟预测第42-43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3-50页
   ·HPLC 法测定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血药浓度方法学的建立第43-46页
     ·讨论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46-48页
     ·讨论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第48-50页
     ·讨论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附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9页
综述第59-74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125放射性粒子对家兔颌骨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