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论道德直觉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5页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分析第12-13页
  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2-13页
  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四) 研究的创新设想第14-15页
一、 道德直觉能力的一般理论探讨第15-28页
 (一) 相关概念的厘定第15-19页
  1. 直觉: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第15-16页
  2. 道德直觉:对道德的整体把握与对道德本质的直接认知第16-18页
  3. 道德直觉能力:作为能力的道德直觉第18-19页
 (二) 道德直觉能力的构成要素第19-25页
  1. 道德图式的激活能力第19-21页
  2. 瞬间的道德移情能力第21-22页
  3. 快速的道德判断能力第22-23页
  4. 迅捷的道德选择能力第23-24页
  5. 对道德情境的整体把握能力第24页
  6. 对道德信息刺激的敏捷反应能力第24-25页
 (三) 道德直觉能力的特征第25-28页
  1. 依存性第25-26页
  2. 整合性第26-27页
  3. 可培养性第27-28页
二、 道德直觉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第28-33页
 (一) 道德及其概念意会性的必然要求第28-29页
  1. 道德的意会性第28-29页
  2. 道德直觉可实现对道德的意会性领悟第29页
 (二) 增强德育效果的要求第29-31页
  1. 有利于学生道德图式创造性构建第29-30页
  2. 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第30-31页
  3. 有利于学生道德信仰的养成第31页
 (三) 当前社会现状及德育现状的要求第31-33页
  1. 道德直觉能力的培养是应对社会转型期道德问题凸显的必要措施第31-32页
  2. 道德直觉能力的培养是改进德育“轻能力”弊端的必要途径第32-33页
三、 德直觉能力的培养策略第33-49页
 (一) 创造有利于道德直觉能力发展的德育环境第33-34页
  1. 不良的德育环境是道德直觉能力培养的绊脚石第33页
  2.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道德直觉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第33-34页
 (二) 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式第34-49页
  1. 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第34-37页
  2. 丰富学生道德经验第37-39页
  3. 开展审美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第39-46页
  4. 开展道德联想、道德想象等思维方式训练第46-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3页
后记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研究
下一篇:县区级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