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地区瑶族传统民居群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湘南地区民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湘南地区瑶族民居的界定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 ·访问调查法 | 第15页 |
| ·实例分析 | 第15页 |
| ·归纳总结法 | 第15-16页 |
| 2 湘南地区瑶族民居形成的背景 | 第16-26页 |
| ·自然因素 | 第16-17页 |
| ·地理位置 | 第16-17页 |
| ·自然环境 | 第17页 |
| ·社会因素 | 第17-23页 |
| ·宗教信仰 | 第17-19页 |
| ·风俗习惯 | 第19-21页 |
| ·生产生活 | 第21-22页 |
| ·社会组织形式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6页 |
| 3 湘南地区瑶族民居的聚落形态特征 | 第26-38页 |
| ·聚落的选址 | 第26-27页 |
| ·影响选址的因素 | 第26-27页 |
| ·选址特点 | 第27页 |
| ·聚落的总体布局 | 第27-29页 |
| ·聚落布局形式 | 第27-28页 |
| ·聚落布局特征 | 第28-29页 |
| ·聚落的公共建筑 | 第29-34页 |
| ·盘王殿 | 第29-31页 |
| ·寨墙 | 第31页 |
| ·姓氏门楼 | 第31-32页 |
| ·祠堂 | 第32-33页 |
| ·风雨桥 | 第33页 |
| ·古井 | 第33-34页 |
| ·聚落的重要空间节点 | 第34-36页 |
| ·村口 | 第34-35页 |
| ·广场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4 湘南地区瑶族单体民居建筑艺术特征 | 第38-56页 |
| ·民居的典型形式 | 第38-42页 |
| ·马头墙 | 第38-40页 |
| ·木构架 | 第40-42页 |
| ·民居的空间形态 | 第42-44页 |
| ·正房 | 第42-43页 |
| ·厢房 | 第43页 |
| ·天井 | 第43-44页 |
| ·阁楼 | 第44页 |
| ·民居平面形制 | 第44-45页 |
| ·单院 | 第45页 |
| ·天井院 | 第45页 |
| ·民居的装饰艺术 | 第45-54页 |
| ·民居的装饰艺术分类 | 第45-50页 |
| ·民居的装饰部位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5 对湘南地区瑶族民居的思考 | 第56-64页 |
| ·价值分析 | 第56-58页 |
| ·艺术价值 | 第56-57页 |
| ·文化历史价值 | 第57页 |
| ·建筑创作价值 | 第57-58页 |
| ·现状思考 | 第58-64页 |
| ·传承与保护 | 第58-59页 |
| ·合理有效开发 | 第59-61页 |
| ·传统民居文化的借鉴与应用 | 第61-64页 |
| 6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