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合肥兴起的历史地理因素 | 第14-18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清代合肥县空间格局 | 第18-33页 |
第一节 历代合肥县城址变迁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清代合肥县城垣规模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清代合肥县城垣建设 | 第22-26页 |
第四节 清代合肥县城池规模与格局 | 第26-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清代合肥县行政、民政、军事机构分布及其空间格局 | 第33-40页 |
第一节 行政机构的分布及其空间格局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民政机构的分布及其空间格局 | 第35-38页 |
第三节 军事机构的分布及其空间格局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清代合肥县文教机构的发展变迁及其空间格局 | 第40-57页 |
第一节 清代合肥县学校教育及其空间格局 | 第40-53页 |
第二节 清代合肥县试院和文教机构的附属区 | 第53页 |
第三节 清代合肥县文教机构的内部格局与环境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合肥信仰机构发展变迁及其空间格局 | 第57-72页 |
第一节 清代合肥县城乡信仰机构的类型 | 第57-60页 |
第二节 清代合肥县城乡信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60-69页 |
第三节 合肥城区信仰空间选址原则、兴废原因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附图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