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网络流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0-15页
     ·P2P技术和VoIP技术的研究第12-13页
     ·流量检测技术的研究第13-15页
   ·本文的主要结构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DPI技术和DFI技术的研究第17-21页
   ·DPI技术第17-19页
     ·端口检测技术第17页
     ·应用层特征负载匹配检测技术第17-18页
     ·基于包长特征的检测技术第18-19页
     ·应用层关联识别技术第19页
   ·DFI技术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网络流量监控系统的设计第21-38页
   ·网络流量监控系统的架构第21-24页
     ·流量监控检测模块第22页
     ·流量监控控制模块第22页
     ·流量监控管理模块第22-23页
     ·流量监控WEB模块第23页
     ·流量监控数据库模块第23-24页
   ·网络流量监控系统的网络部署第24-26页
     ·直路方式部署第24页
     ·旁路方式部署第24-25页
     ·混合型方式部署第25-26页
   ·特征数据库技术第26-37页
     ·数据包流量检测的解析第26-28页
     ·特征数据库规则第28-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流量识别的实现第38-54页
   ·字符串匹配算法的研究第38-45页
     ·KMP算法第38-42页
     ·AC算法第42-45页
     ·AC-BM算法第45页
   ·流量识别实现第45-47页
   ·常见P2P软件流量识别的实现第47-51页
   ·常见VOIP软件流量识别的实现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54-65页
   ·网络流量检测第54-62页
     ·网络流量检测环境的配置第54-56页
     ·网络流量的识别检测第56-57页
     ·网络流量的阻断检测第57-61页
     ·网络流量的限流检测第61-62页
   ·系统误报分析第62-64页
     ·误报检测的方法第62页
     ·误报结果的处理第62-63页
     ·误报中杂流的处理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5-67页
   ·论文的主要成果第65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Pv6多归属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