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概述 | 第10-11页 |
| ·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2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OFDM的一般实现 | 第13-15页 |
| ·串并变换 | 第13页 |
| ·信道编码 | 第13页 |
| ·数据加扰 | 第13-14页 |
| ·IFFT/FFT | 第14-15页 |
| ·循环前缀 | 第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意义 | 第15页 |
| ·本文的后续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60GHz OFDM通信系统与相位噪声 | 第17-36页 |
| ·60GHz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 第17-18页 |
| ·60GHz频谱分配 | 第18-21页 |
| ·60GHz毫米波系统传播特性 | 第21-22页 |
| ·60GHz毫米波通信的应用 | 第22-24页 |
| ·60GHz近场通信标准化进程 | 第24-28页 |
| ·60GHz OFDM通信系统 | 第28-29页 |
| ·相位噪声的定义及统计模型 | 第29-32页 |
| ·相位噪声定义 | 第29-30页 |
| ·相位噪声的统计模型 | 第30-31页 |
| ·60GHz通信系统中采用的相位噪声模型 | 第31-32页 |
| ·相位噪声对60GHz OFDM系统的影响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相位噪声补偿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36-42页 |
| ·相位噪声补偿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36页 |
| ·传统的CPE补偿算法 | 第36-37页 |
| ·基于DCT基的LS估计算法 | 第37-38页 |
| ·ICI自抵消算法 | 第38-41页 |
| ·相邻载波取反算法 | 第38-39页 |
| ·相邻载波共轭抵消算法 | 第39页 |
| ·对称载波取反算法 | 第39-40页 |
| ·对称载波共轭算法 | 第40-41页 |
| ·算法性能的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页 |
| 第四章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60GHz OFDM系统相位噪声补偿 | 第42-51页 |
| ·遗传算法 | 第42-44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 ·遗传算法的关键环节 | 第43页 |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43-44页 |
| ·量子遗传算法 | 第44-47页 |
| ·量子位元 | 第44页 |
| ·量子态叠加与量子并行性 | 第44-45页 |
| ·量子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 ·量子编码 | 第46页 |
| ·旋转量子门 | 第46-47页 |
|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案 | 第47-48页 |
| ·目标函数导出 | 第47-48页 |
|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