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页 |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29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概述 | 第20-23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概念 | 第20-21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第21-22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第23-24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27页 |
·施工管理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人材机指标体系 | 第26页 |
·环境技术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第27-2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定量结合 | 第27-28页 |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因子分析-模糊分析法的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第29-40页 |
·因子分析-模糊分析法 | 第29-30页 |
·常规分析方法的优劣 | 第29-30页 |
·因子分析-模糊分析法的优势 | 第30页 |
·因子分析过程 | 第30-34页 |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因子分析基本模型 | 第31-32页 |
·因子负荷矩阵估计 | 第32-34页 |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糊评价方法理论 | 第34-37页 |
·模糊评价方法概述 | 第34页 |
·构造评价矩阵 | 第34-35页 |
·原始评判的处理 | 第35-36页 |
·构造权重向量 | 第36-37页 |
·模糊评价决策 | 第37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第37-38页 |
·数据源获取及基本处理 | 第37-38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页 |
·模糊评价后决策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 第40-49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概述 | 第40-43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概念及原则 | 第40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分类 | 第40-42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第42-43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之间的关系 | 第43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内在控制 | 第43-45页 |
·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风险外在控制 | 第45-46页 |
·地质因素 | 第45页 |
·操作因素 | 第45-46页 |
·风险控制后监控 | 第46-48页 |
·监控的内容 | 第46-47页 |
·风险跟踪检查 | 第47页 |
·风险的重新估算及新的风险控制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49-61页 |
·工程背景 | 第49-51页 |
·隧道施工测区岩土特性 | 第49页 |
·地质构造 | 第49-50页 |
·水文地质 | 第50页 |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第50-51页 |
·贵广客专三都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 第51-55页 |
·因子分析 | 第51-54页 |
·模糊分析 | 第54-55页 |
·贵广三都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 第55-60页 |
·内在风险控制 | 第55页 |
·外在风险控制 | 第55-60页 |
·风险控制结果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