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灸治疗热证型腰肌劳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38页 |
| 1. 热证禁灸的起源 | 第12-13页 |
| 2. 热证可灸的古代文献研究 | 第13-15页 |
| 3. 艾灸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15-17页 |
| 4. 艾灸治疗热证的现代临床研究 | 第17-21页 |
| 5. 艾灸治疗热证的文献统计 | 第21-27页 |
| ·文献捡索范围 | 第21页 |
| ·文献检索方法 | 第21-22页 |
| ·文献纳入标准 | 第22页 |
| ·文献排除标准 | 第22页 |
|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 ·分析方法 | 第22页 |
|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目 | 第22页 |
| ·文献统计结果 | 第22-27页 |
| 6. 现代医学对腰肌劳损的认识 | 第27-28页 |
| ·现代医学病因病理的认识 | 第27-28页 |
| ·现代医学治疗的认识 | 第28页 |
| 7. 中医学对腰肌劳损的认识 | 第28-38页 |
| ·中医学病因病理的认识 | 第28-31页 |
| ·中医学辨证分型的认识 | 第31页 |
| ·中医学治疗的认识 | 第31-38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38-55页 |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38页 |
| 2. 临床标准 | 第38-40页 |
| 3. 治疗方法 | 第40页 |
| 4. 观察指标 | 第40-41页 |
| 5. 疗效标准 | 第41页 |
| 6.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41-55页 |
| 1. 研究资料 | 第41-42页 |
| 2. 可比性检测 | 第42-44页 |
| 3. 疗效比较与分析 | 第44-55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55-77页 |
| 1. 艾灸治疗腰肌劳损疗效 | 第55-56页 |
| 2. 艾灸治疗湿热蕴脾证候疗效 | 第56-57页 |
| 3. 艾灸治疗肾阴虚证候疗效 | 第57-58页 |
| 4.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作用与疗效 | 第58-68页 |
| 5. 背俞穴的取穴依据 | 第68-77页 |
| 结语 | 第77-78页 |
| 1. 热证施灸的现况 | 第77页 |
| 2. 不足与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 附录 | 第84-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