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制备工艺对介孔炭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7页
   ·活性炭材料第11-12页
     ·活性炭的制备第11-12页
     ·活性炭的应用第12页
   ·介孔材料第12-16页
     ·介孔材料概述第12-13页
     ·介孔材料的种类第13-14页
     ·介孔材料的结构第14-16页
     ·介孔炭材料应用第16页
   ·介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6-26页
     ·催化活化法第17页
     ·聚合物混合炭化法第17-18页
     ·有机凝胶法第18-19页
     ·模板法第19-26页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6-27页
2 实验部分第27-31页
   ·介孔炭材料的制备第27-28页
     ·实验原料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介孔炭材料的表征第28-31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8-29页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9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第29页
     ·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HR-TEM)第29-30页
     ·N_2吸附测试第30页
     ·热重分析(TG)第30-31页
3 介孔炭前驱体制备工艺的考察第31-39页
   ·介孔炭材料的机理分析第31-32页
   ·聚合物制备工艺条件的考察第32-36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3-34页
     ·模板剂F127比例的影响第34-35页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35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5-36页
   ·炭化工艺的考察第36-39页
     ·XRD分析第36-37页
     ·N_2吸附分析第37-38页
     ·SEM分析第38-39页
4 干燥工艺的考察第39-53页
   ·静置工艺条件的考察第39-41页
     ·静置分层温度的影响第39-40页
     ·乙醇挥发温度的影响第40页
     ·乙醇挥发时间的影响第40-41页
   ·固化工艺条件考察第41-43页
     ·升温速率的影响第41-42页
     ·固化温度的影响第42-43页
   ·干燥方式的考察第43-53页
     ·红外分析第43-45页
     ·热重分析第45-47页
     ·小角度XRD分析第47-48页
     ·SEM分析第48页
     ·TEM分析第48-50页
     ·N_2吸附测试第50-51页
     ·广角XRD分析第51-53页
5 活性介孔炭的性能测试第53-62页
   ·活性炭的孔结构表征第53-56页
     ·活化装置第53-54页
     ·小角度XRD分析第54页
     ·广角XRD分析第54-55页
     ·N_2吸附曲线分析第55-56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6-62页
     ·循环伏安曲线第57-58页
     ·恒流充放电曲线第58-59页
     ·质量比电容曲线第59-60页
     ·交流阻抗曲线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硫化钼/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羰基硫加氢性能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碳与炔酮羧化/环化串联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