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设想与方法 | 第9页 |
·理论分析依据 | 第9-10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1页 |
·试验方案与实用价值 | 第11-12页 |
·试验方案 | 第11-12页 |
·实用价值 | 第12页 |
2 理论分析论证 | 第12-14页 |
·基础参数计算 | 第12-13页 |
·高华白数的计算 | 第12页 |
·燃烧势的计算 | 第12-13页 |
·基础参数计算结果 | 第13-14页 |
3 燃气互换性判定 | 第14-37页 |
·A.G.A 互换性判定法 | 第14-17页 |
·互换指数计算 | 第15-17页 |
·韦弗(Weaver)互换性判定法 | 第17-19页 |
·韦弗法的具体判定指数 | 第17-19页 |
·以长春天然气为基准气时的计算结果 | 第19-21页 |
·以长春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直接替代长春天然气时的A.G.A 互换判定指数 | 第19-20页 |
·以长春天然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直接替代长春天然气时的韦弗互换判定指数 | 第20-21页 |
·以长春天然气作为基准气,其他混合气作为置换气计算结果 | 第21-30页 |
·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置换天然气 | 第21-22页 |
·焦炉煤气+天然气置换天然气 | 第22-24页 |
·液化石油气+空气置换天然气 | 第24-25页 |
·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空气置换天然气 | 第25-27页 |
·天然气+焦炉煤气+空气置换天然气 | 第27页 |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 | 第27-29页 |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空气置换天然气 | 第29-30页 |
·以焦炉煤气为基准气时的计算结果 | 第30-32页 |
·天然气+空气置换焦炉煤气 | 第30-31页 |
·天然气+焦炉煤气置换焦炉煤气 | 第31页 |
·液化石油气+空气置换焦炉煤气 | 第31页 |
·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置换焦炉煤气 | 第31页 |
·天然气+焦炉煤气+空气置换焦炉煤气 | 第31-32页 |
·以 12T 试验气作为基准气的互换性理论计算 | 第32-37页 |
·12T 标准气性质及互换性判定法对 12T 标准气的适用性计算 | 第32-33页 |
·以 12T 标准气为基准气时的计算结果 | 第33-37页 |
4 试验方法与装置 | 第37-60页 |
·置换气方案的选择 | 第37-41页 |
·单种试验气 | 第37-38页 |
·置换气方案的选择 | 第38-41页 |
·试验项目及设备 | 第41-42页 |
·试验设备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60页 |
·混气方法 | 第42-43页 |
·单种试验气组分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湿式气体流量计校正仪 | 第44-45页 |
·燃气相对密度的测定 | 第45-48页 |
·燃气热值的测定 | 第48-53页 |
·灶具热效率和热负荷的检测 | 第53-58页 |
·灶具燃烧工况的检测 | 第58-60页 |
5 试验结果与数据整理 | 第60-73页 |
·试验数据整理 | 第60-73页 |
·燃气性质及灶具热负荷和热效率测试结果 | 第60-62页 |
·灶具燃烧工况实验测试结果 | 第62-73页 |
6 研究与试验结论 | 第73-74页 |
·数据分析与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