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目录 | 第12-1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7-37页 |
·茶叶香气种类 | 第17-19页 |
·绿茶的香气种类 | 第17-18页 |
·乌龙茶的香气种类 | 第18-19页 |
·红茶的香气种类 | 第19页 |
·茶叶香气研究方法的发展 | 第19-23页 |
·茶叶香气研究方法的特点 | 第19-21页 |
·茶叶香气研究方法的应用 | 第21-23页 |
·影响茶叶香气产生的因素 | 第23-35页 |
·茶树品种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第23-26页 |
·气候条件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第26-27页 |
·土壤条件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第27-28页 |
·栽培措施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第28-29页 |
·加工条件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第29-34页 |
·存放条件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第34-3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5-37页 |
2 茶叶挥发性组分测定条件比较研究 | 第37-5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第37-38页 |
·挥发性成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8页 |
·固相微萃取测定条件设置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5页 |
·干茶法萃取温度对茶叶的挥发性物质测定的影响 | 第39-43页 |
·干茶法萃取时间对茶叶的挥发性物质测定的影响 | 第43-46页 |
·干茶法用茶量对茶叶的挥发性物质测定的影响 | 第46-49页 |
·干茶法茶叶形态对茶叶的挥发性物质测定的影响 | 第49-52页 |
·干茶法和水泡法萃取效果的比较 | 第52-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干茶法的萃取温度 | 第55页 |
·干茶法的萃取时间 | 第55页 |
·干茶法的用茶量和茶叶形态 | 第55-56页 |
·干茶法与水泡法萃取效果 | 第56-57页 |
3 三产地茶叶香气特征的比较研究 | 第57-7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第58页 |
·土样分析项目及其方法 | 第58页 |
·固相微萃取方法 | 第58-59页 |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 第59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68页 |
·三产地茶叶的挥发性物质总量差异 | 第59-60页 |
·三产地茶叶的醇类香气物质的差异 | 第60-61页 |
·三产地茶叶的烯类香气物质的差异 | 第61-62页 |
·三产地茶叶的醛类和酯类香气物质的差异 | 第62-63页 |
·三产地土壤的pH值和全碳、全氮量的差异 | 第63-64页 |
·三产地土壤的全量元素的差异 | 第64-66页 |
·三产地土壤的有效态元素的差异 | 第66-68页 |
·讨论 | 第68-70页 |
·两香型茶叶的香气物质差异 | 第68-69页 |
·两产地(苍南、武义)高香型茶叶的香气物质差异 | 第69页 |
·两香型茶叶产地的土壤条件差异 | 第69-70页 |
4 钾肥对茶叶香气的影响研究 | 第70-8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 第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结果分析 | 第71-80页 |
·不同水平钾肥茶叶的挥发性物质 | 第71-75页 |
·不同水平钾肥茶叶的季节效应 | 第75-76页 |
·不同种类钾肥茶叶的挥发性物质 | 第76-79页 |
·不同种类钾肥茶叶的品种效应 | 第79-80页 |
·讨论 | 第80-82页 |
·钾肥对茶叶香气物质的影响 | 第80页 |
·钾肥对茶叶香气物质的影响机理 | 第80页 |
·钾肥的季节效应 | 第80-81页 |
·钾肥的品种效应 | 第81-82页 |
5 摊放时间对茶叶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 第82-9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3页 |
·实验材料 | 第82页 |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第82页 |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结果分析 | 第83-91页 |
·摊放过程茶鲜叶含水量与叶质叶相的变化 | 第83-85页 |
·摊放过程茶叶中挥发性物质总量的变化 | 第85-86页 |
·摊放过程中醇类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86-88页 |
·摊放过程中烯类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88-90页 |
·摊放过程中醛类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90-91页 |
·讨论 | 第91-94页 |
·摊放过程中茶叶失水率的变化规律 | 第91页 |
·摊放过程中茶叶中挥发性物质总量的变化及其变化机理 | 第91-92页 |
·摊放过程中茶叶中呈香物质的变化及其变化机理 | 第92页 |
·摊放最佳工艺的选择 | 第92-94页 |
6 杀青温度对茶叶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 第94-103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 第94-96页 |
·实验材料 | 第94页 |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第94页 |
·实验方法 | 第94-96页 |
·结果分析 | 第96-101页 |
·不同杀青温度茶叶含水量与叶质叶相的变化 | 第96-97页 |
·不同杀青温度茶叶中挥发性物质总量的变化 | 第97-98页 |
·不同杀青温度醇类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98-100页 |
·不同杀青温度酯类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 第100-101页 |
·讨论 | 第101-103页 |
·杀青处理中茶叶的叶质叶相和含水量 | 第101页 |
·杀青处理茶叶中呈香物质的变化及其变化机理 | 第101-102页 |
·杀青最佳工艺的选择 | 第102-103页 |
7 结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