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2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一、 胡适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23-33页 |
(一)1891 年—1912 年 | 第23-25页 |
(二)1912 年—1928 年 | 第25-28页 |
(三)1928 年—1945 年 | 第28-30页 |
(四)1945 年—1949 年 | 第30-31页 |
(五)1949 年-1962 年 | 第31-33页 |
二、 胡适宪政思想的渊源 | 第33-45页 |
(一) 家乡教育 | 第34-36页 |
(二) 上海求学 | 第36-41页 |
(三) 留学美国 | 第41-45页 |
三、 胡适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5-67页 |
(一) 民主观 | 第45-51页 |
(二) 人权观 | 第51-56页 |
(三) 法治观 | 第56-60页 |
(四) 政府观和政党观 | 第60-67页 |
四、 胡适宪政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67-73页 |
(一) 自由主义 | 第67-70页 |
(二) 实用主义 | 第70-73页 |
五、 结语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