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8-2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网络层组播和应用层组播 | 第19-20页 |
·应用层组播国内外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3页 |
·应用层组播可靠性和稳定性 | 第23-25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应用层组播可靠性和稳定性 | 第28-49页 |
·可靠性基本理论 | 第28-30页 |
·可靠性和维修性 | 第28-29页 |
·可靠性度量 | 第29-30页 |
·网络可靠性理论 | 第30-34页 |
·网络可靠性定义 | 第31-33页 |
·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 | 第33-34页 |
·应用层组播可靠性技术 | 第34-42页 |
·拓扑结构设计 | 第34-38页 |
·节点及链路失效检测 | 第38-39页 |
·数据纠错 | 第39-40页 |
·链路冗余 | 第40-41页 |
·编码技术 | 第41-42页 |
·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技术 | 第42-48页 |
·成员组管理 | 第43页 |
·节点安排 | 第43-45页 |
·组播拓扑重构 | 第45-47页 |
·流补丁技术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聚类和约束增强ALM的可靠性稳定性 | 第49-59页 |
·ALM可靠性稳定性对结构的需求 | 第49-50页 |
·结构化聚类 | 第50-52页 |
·基本假设 | 第50页 |
·聚类结构定义 | 第50-51页 |
·结构化聚类 | 第51-52页 |
·结构化约束 | 第52-55页 |
·聚类结构化约束的全局性 | 第52-53页 |
·正则均衡约束机制 | 第53-54页 |
·结构类 | 第54-55页 |
·正则结构化组播覆盖网模型 | 第55-58页 |
·结构化节点群 | 第55-57页 |
·正则均衡节点群的全局数据流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ALM可靠性稳定性模拟实验 | 第59-81页 |
·构建实验用正则结构化覆盖网 | 第59-63页 |
·平行正则结构化覆盖网方案 | 第59-60页 |
·Mesh-Based辅助方案 | 第60-62页 |
·模型的节点代换 | 第62-63页 |
·ALM模拟器设计 | 第63-68页 |
·网络实体模型 | 第63-67页 |
·调度模型 | 第67-68页 |
·仿真流程 | 第68-69页 |
·实验分析 | 第69-80页 |
·NICE和RSM性能对比实验分析 | 第69-71页 |
·节点负担均衡性实验 | 第71-77页 |
·节点失效恢复实验分析 | 第77-78页 |
·节点跨层调度策略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基于ALM和CDN混合的HMALM-IPTV系统设计 | 第81-113页 |
·IPTV技术 | 第81-84页 |
·IPTV发展现状 | 第81-82页 |
·CDN技术 | 第82-84页 |
·编码技术 | 第84-92页 |
·媒体编码技术 | 第84-91页 |
·网络编码技术 | 第91-92页 |
·基于CDN的IPTV系统 | 第92-95页 |
·基于CDN的IPTV承载网络 | 第92-94页 |
·基于CDN的IPTV运营系统 | 第94-95页 |
·IPTV系统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第95-103页 |
·单节点并发数的时间序列 | 第96页 |
·IPTV直播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第96-100页 |
·IPTV点播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第100-103页 |
·基本结论 | 第103页 |
·基于ALM和CDN的混合IPTV系统设计 | 第103-112页 |
·HMALM-IPTV体系结构 | 第104-107页 |
·基于SVC空域可扩展的随机线性网络编码 | 第107-108页 |
·缓冲区调度机制 | 第108-110页 |
·邻居节点管理机制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7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13-114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研究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29-130页 |
攻博期间参与的项目情况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