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5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38页 |
| 1 骨质疏松概述 | 第16页 |
| 2 我国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状况 | 第16-17页 |
| 3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概述 | 第17-18页 |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特点 | 第17-18页 |
| ·绝经后妇女产生骨质疏松的原因 | 第18页 |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 第18页 |
| 4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 | 第18-20页 |
| ·抗阻训练对骨密度的作用 | 第19-20页 |
| ·有氧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 | 第20页 |
| ·跳跃训练对骨密度的作用 | 第20页 |
| 5 胶原蛋白 | 第20-29页 |
| ·骨组织Ⅰ型胶原蛋白 | 第21-23页 |
| ·骨组织Ⅰ型胶原蛋白代谢生物标志物 | 第23-24页 |
| ·运动与Ⅰ型胶原蛋白 | 第24-26页 |
| ·骨胶原蛋白与骨代谢 | 第26-27页 |
| ·胶原蛋白与骨质疏松 | 第27-29页 |
| 6 Ⅰ型前胶原(COL1)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 7 运动对骨髓腔中MSCs和诱导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 | 第30-38页 |
| ·成骨细胞分化的调节 | 第31-33页 |
| ·破骨细胞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 | 第33-34页 |
| ·软骨细胞对成骨细胞分化的调控 | 第34-35页 |
| ·运动对各细胞因子的作用 | 第35-36页 |
| ·激素与成骨细胞 | 第36-37页 |
| ·运动训练与成骨细胞诱导分化 | 第37-38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8-67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8-40页 |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38-39页 |
| ·小鼠运动模型及训练方案的建立 | 第39-40页 |
| ·动物取材与处理 | 第40页 |
|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0-41页 |
| 3 实验指标的检测 | 第41-43页 |
| ·小鼠和摄食量的测定 | 第41页 |
| ·骨密度的测定 | 第41页 |
| ·血液指标检测 | 第41-42页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培养 | 第42页 |
| ·股骨和胫骨中COL1mRNA的检测 | 第42页 |
| ·胫骨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 | 第42-43页 |
| 4 实验步骤 | 第43-50页 |
| ·体重和摄食量 | 第43页 |
| ·前肢骨密度的测定 | 第43页 |
| ·血液指标 | 第43-45页 |
| ·MSCs原代培养和诱导成骨细胞分化 | 第45页 |
| ·测定左侧股骨和胫骨COL1mRNA的表达 | 第45-49页 |
| ·骨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步骤 | 第49-50页 |
| 5 统计方法 | 第50-51页 |
| 6 实验结果 | 第51-58页 |
| ·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比较 | 第51页 |
| ·各组小鼠前肢胫桡骨近侧端骨密度比较 | 第51-53页 |
| ·小鼠血钙、血磷和血液中ALP浓度比较 | 第53-55页 |
| ·MSCs原代培养和诱导OB分化结果 | 第55-57页 |
| ·骨组织中COL1mRNA基因表达 | 第57-58页 |
| ·生长期下坡跑对骨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8页 |
| 7 分析与讨论 | 第58-65页 |
| ·生长期下坡跑对去卵巢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生长期下坡跑对去卵巢小鼠骨密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生长期下坡跑对去卵巢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60-61页 |
| ·生长期下坡跑运动对去卵巢老年小鼠MSCs和诱导OB分化的影响 | 第61-63页 |
| ·生长期下坡跑运动对去卵巢老年小鼠骨中COL1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 第63-65页 |
| 8 结论 | 第65-66页 |
| 9 不足和展望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9页 |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