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筑之私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违法建筑上私法地位的缺失 | 第15-21页 |
·违法建筑上私法地位缺失的法律表现 | 第15-19页 |
·以公法为依据对违法建筑进行界定 | 第15-16页 |
·以公法为依据对违法建筑进行分类 | 第16-17页 |
·以公法为依据对违法建筑进行处理 | 第17-18页 |
·以公法为依据否定违法建筑上私权的存在 | 第18-19页 |
·违法建筑私法地位缺失的弊端 | 第19-21页 |
·违法建筑价值的浪费 | 第19页 |
·不利于违法建筑纠纷的解决 | 第19-21页 |
第3章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的证成 | 第21-30页 |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证成的障碍 | 第21-22页 |
·观念上的障碍 | 第21-22页 |
·制度上的障碍 | 第22页 |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证成的基础 | 第22-24页 |
·违法建筑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可能性 | 第22-23页 |
·公法对私权限制的“比例原则” | 第23-24页 |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分析 | 第24-30页 |
·作为违法建筑上“原权”的占有 | 第25-28页 |
·违法建筑上的救济权 | 第28-30页 |
第4章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的行使 | 第30-38页 |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行使的原则 | 第30-31页 |
·不得对抗公权力原则 | 第30页 |
·有限保护原则 | 第30-31页 |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行使的方式 | 第31-35页 |
·违法建筑的占有使用 | 第31-32页 |
·违法建筑买卖的效力 | 第32-33页 |
·违法建筑租赁的效力 | 第33-34页 |
·违法建筑抵押的效力 | 第34-35页 |
·违法建筑上私法权利行使的保障 | 第35-38页 |
·违法建筑的确认制度 | 第35-36页 |
·违法建筑的占有保护制度 | 第36页 |
·违法建筑的司法救济制度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