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篡改中的人工模糊被动盲取证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数字图像取证技术 | 第15-16页 |
·主动取证技术 | 第15-16页 |
·被动盲取证技术 | 第16页 |
·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数字图像篡改被动盲取证技术综述 | 第18-29页 |
·数字图像篡改种类 | 第18-22页 |
·数字图像真实性篡改 | 第18-20页 |
·数字图像完整性篡改 | 第20页 |
·数字图像原始性篡改 | 第20-21页 |
·数字图像版权篡改 | 第21-22页 |
·数字图像被动盲取证技术研究概况 | 第22-28页 |
·图像复制-粘贴篡改取证 | 第22-24页 |
·图像模糊润饰取证 | 第24-26页 |
·图像双重 JPEG 压缩、重采样取证 | 第26-27页 |
·图像来源取证 | 第27-28页 |
·图像隐写分析取证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灰度异常的图像人工模糊检测方法 | 第29-36页 |
·引言 | 第29页 |
·人工模糊操作原理 | 第29页 |
·人工模糊和离焦模糊 | 第29页 |
·灰度异常与图像模糊 | 第29-31页 |
·基于灰度异常的图像人工模糊检测 | 第31-32页 |
·算法原理 | 第31-32页 |
·检测方法步骤 | 第3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实验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模糊估计和异常色调的图像模糊检测方法 | 第36-45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异常色调和模糊估计 | 第37-40页 |
·图像异常色调 | 第37-38页 |
·图像模糊估计 | 第38-40页 |
·图像模糊检测算法 | 第40-42页 |
·算法原理 | 第40-42页 |
·检测方法步骤 | 第4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基于 PRNU 的图像人工模糊检测方法 | 第45-56页 |
·引言 | 第45页 |
·PRNU 的提取与增强 | 第45-49页 |
·PRNU 的产生 | 第45页 |
·PRNU 的提取 | 第45-48页 |
·PRNU 的增强 | 第48-49页 |
·基于 PRNU 的数字图像人工模糊检测 | 第49-52页 |
·图像模糊估计及基于 PDSF 的模糊检测 | 第49-51页 |
·检测方法步骤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实验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