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床气化炉熔渣理化特性及水冷壁传热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 ·气流床气化技术 | 第11-14页 |
| ·Shell气化技术 | 第11-12页 |
| ·GE气化技术 | 第12-13页 |
| ·OMB气化技术 | 第13页 |
| ·SE气化技术 | 第13-14页 |
| ·熔渣流动研究 | 第14-22页 |
| ·熔渣流动实验研究 | 第14-16页 |
| ·熔渣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 第16-22页 |
| ·熔渣理化特性研究 | 第22-27页 |
| ·气化温度对灰渣晶型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气化时间对晶型和结构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冷却速率对晶型和结构影响 | 第25-27页 |
| 第3章 水冷壁气化炉温度及挂渣分布特性 | 第27-37页 |
| ·实验装置 | 第27-28页 |
| ·实验流程 | 第28-29页 |
| ·实验原料性质 | 第29-31页 |
| ·灰渣的熔融特性 | 第29-30页 |
| ·灰渣的粘温曲线 | 第30页 |
| ·灰渣的粒径分布 | 第30-31页 |
| ·灰渣和柴油的耗氧量 | 第31页 |
| ·实验条件 | 第31-32页 |
| ·实验结果 | 第32-36页 |
| ·气化炉温度分布 | 第32-33页 |
| ·气体组成 | 第33-34页 |
| ·熔渣的沉积形态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水冷壁气化炉熔渣形态及理化特性研究 | 第37-53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37-38页 |
| ·实验条件 | 第38页 |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 ·熔渣的尺寸 | 第38页 |
| ·熔渣的密度和孔隙率 | 第38-39页 |
| ·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 ·熔渣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 第39页 |
| ·熔渣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元素组成 | 第3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52页 |
| ·熔渣的形态尺寸 | 第39-44页 |
| ·熔渣的密度和孔隙率 | 第44-46页 |
| ·熔渣的质量分布 | 第46-47页 |
| ·熔渣的化学组成 | 第47-48页 |
| ·熔渣的矿物组成 | 第48-49页 |
| ·熔渣的可燃物的含量 | 第49页 |
| ·熔渣表面的元素组成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复合水冷壁衬里传热规律研究 | 第53-64页 |
| ·水冷壁数学模型 | 第53-54页 |
| ·边界条件 | 第54-55页 |
| ·实验验证模型 | 第55-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 ·渣钉分布特征对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6-60页 |
| ·渣钉分布密度对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渣钉与鳍片夹角对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渣钉长度对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水冷壁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 | 第60-61页 |
| ·渣层对水冷壁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63页 |
| ·渣层表面温度对水冷壁温度场的影响 | 第61-62页 |
| ·渣层厚度对水冷壁温度场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4-66页 |
|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