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地面沉降论文

济宁市地下水超采区地面沉降预测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地面沉降的研究前沿第13-14页
     ·地面沉降的成因分析第14-15页
     ·国内外地面沉降模型研究现状第15-17页
   ·济宁市地面沉降研究现状第17-20页
     ·济宁市地面沉降的发展史第17-18页
     ·济宁市地面沉降的规律性分析第18-19页
     ·济宁市地面沉降的危害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4页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24-30页
   ·地理位置第24-25页
   ·水文第25-26页
   ·气象第26页
   ·地形地貌特征第26-27页
   ·地质概况第27-30页
     ·地层岩性第27-28页
     ·地质构造第28-30页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第30-42页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第30-32页
   ·水文地质分层及其特征第32-35页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第35-37页
     ·浅层孔隙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第35-36页
     ·深层孔隙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第36-37页
   ·地下水水位动态第37-39页
     ·浅层孔隙水水位动态第37-38页
     ·深层承压水水位动态第38-39页
   ·地下水开采现状第39-41页
     ·供水水源地集中开采现状第39-40页
     ·地下水分散开采现状第40-41页
   ·地下水水质第41-42页
第四章 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第42-60页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42-43页
   ·模型的建立第43-47页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第43-44页
     ·地面沉降模型建立第44-47页
   ·模型求解第47-52页
     ·求解过程第47-48页
     ·模型网格剖分第48-49页
     ·模拟期第49页
     ·源汇项的处理第49-51页
     ·模型检验和参数的确定第51-52页
   ·模型识别第52-56页
   ·地面沉降预测第56-60页
     ·开采条件不变条件下的地面沉降预测第56-58页
     ·开采量有所减缓条件下地面沉降预测第58-60页
第五章 控制地面沉降的对策第60-64页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第60页
   ·加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动态监测第60-61页
   ·地质角度防治措施第61-62页
   ·加强地下水使用管理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发展演变的统计分析
下一篇:基于济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泉水地下水流场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