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滨河——文明的发祥地 | 第10页 |
·城市滨河区——城市发展的激活点 | 第10页 |
·存在问题 | 第10页 |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实地调研法 | 第13页 |
·文献查阅法 | 第13页 |
·归纳演绎法 | 第13页 |
·实例例证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滨河城市的发展与现代滨河景观 | 第14-21页 |
·中国城市滨河区的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我国古代城市临水建城的特质 | 第14页 |
·古代城市滨河区的发展与布局 | 第14页 |
·近代城市滨河区的发展与功能布局 | 第14页 |
·建国以城市滨河区的发展与布局 | 第14页 |
·我国城市滨河区建设的类型 | 第14-15页 |
·我国城市滨河区规划设计的现状问题 | 第15-16页 |
·西方滨河区的发展、经验及教训 | 第16-17页 |
·发展 | 第16页 |
·经验与借鉴 | 第16-17页 |
·现代滨河城市景观设计 | 第17-21页 |
·构成城市河流的景观要素 | 第17-18页 |
·城市滨河区的空间形态 | 第18-19页 |
·规划内容 | 第19页 |
·城市滨河区规划设计观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滨河城市景观规划案例分析与借鉴 | 第21-25页 |
·伦敦多克兰地区滨水城市景观案例 | 第21-22页 |
·美国 San Antonio 滨水城市景观案例 | 第22-24页 |
·西安浐灞生态区 | 第24页 |
·经验借鉴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地域特征的城市滨河景观关系 | 第25-38页 |
·地域特征 | 第25-26页 |
·地域性与全球化 | 第25页 |
·地域性与城市规划 | 第25-26页 |
·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 | 第26页 |
·地域特征的形式 | 第26-28页 |
·地域自然特征 | 第26-27页 |
·地域人文特征 | 第27-28页 |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涵义与分类 | 第28-29页 |
·地域性景观的内涵 | 第28页 |
·地域性景观概念 | 第28-29页 |
·地域性景观的分类 | 第29页 |
·地域特征运用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现实意义 | 第29页 |
·城市滨河带的地域特征关系 | 第29-32页 |
·城市滨河带的地域自然特征 | 第30-32页 |
·城市滨河带的人文特征 | 第32页 |
·地域性的城市滨河带景观规划方法 | 第32-33页 |
·整体性思路 | 第32页 |
·生态思路 | 第32-33页 |
·以人为本思路 | 第33页 |
·尊重文脉思想 | 第33页 |
·城市滨河带的空间功能构成 | 第33-38页 |
·空间特性 | 第33-34页 |
·功能分区 | 第34-35页 |
·地域景观构成要素 | 第35-38页 |
第五章 实际规划案例——榆林市榆溪滨河公园景观方案设计 | 第38-82页 |
·榆林城市背景分析 | 第38-39页 |
·榆林城市区位条件 | 第38页 |
·榆溪河与榆林城市关系 | 第38-39页 |
·地域特征 | 第39-43页 |
·地域自然特征 | 第39-40页 |
·地域文化特征 | 第40-43页 |
·景观规划设计目标及原则 | 第43-44页 |
·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 | 第43-44页 |
·景观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44页 |
·项目区位 | 第44-45页 |
·景观规划设计成果 | 第45-74页 |
·现状分析 | 第45-48页 |
·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第48页 |
·景观规划设计结构 | 第48-74页 |
·小品与设施设计 | 第74-79页 |
·设施设计元素提取 | 第75-76页 |
·设施设计表达 | 第76-79页 |
·植被景观设计 | 第79-82页 |
·榆溪河植物规划原则 | 第79-80页 |
·树种选择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4页 |
·地域特征的现实意义 | 第82页 |
·将地域特征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