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57页 |
一、 卟啉的基本性质 | 第11-15页 |
(一) 卟啉的基本性质 | 第11-12页 |
(二) 卟啉的合成 | 第12-14页 |
(三) 卟啉的配位性质 | 第14页 |
(四) 卟啉的光学性质 | 第14-15页 |
二、 扩展卟啉研究的现状 | 第15-47页 |
(一) 扩展卟啉的结构 | 第15-26页 |
(二) 扩展卟啉的配合物 | 第26-32页 |
(三) 扩展卟啉的光学性质 | 第32-39页 |
(四) 扩展卟啉的芳香性 | 第39-47页 |
三、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47-49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47-48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57-71页 |
一、 量子化学的发展和前景 | 第57-58页 |
二、 分子轨道理论 | 第58-61页 |
(一) 定态 Schr dinger 方程 | 第58-59页 |
(二) 闭壳层 HFR 方程 | 第59-60页 |
(三) 开壳层 HFR 方程 | 第60-61页 |
三、 电子相关作用 | 第61-69页 |
(一) 电子相关能 | 第62页 |
(二) 组态相互作用 | 第62-63页 |
(三) 微扰理论 | 第63-65页 |
(四) 分子光谱 | 第65-66页 |
(五) 密度泛函理论 | 第66-67页 |
(六)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三章 六元卟啉 Hexaphyrin(1.0.0.1.0.0)到 Hexaphyrin(1.1.1.1.1.1)芳香性和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71-84页 |
一、 前言 | 第71-72页 |
二、 计算方法 | 第72-73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73-80页 |
(一) 几何构型 | 第73-74页 |
(二) 前线分子轨道 | 第74-76页 |
(三) 电荷布局分析 | 第76-77页 |
(四) 芳香性 | 第77-79页 |
(五) 吸收光谱 | 第79-80页 |
四、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第四章 Hexaphyrin(1.1.1.1.1.1)几种不同构型的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84-98页 |
一、 前言 | 第84-85页 |
二、 计算方法 | 第85-86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86-93页 |
(一) 几何结构和能量 | 第86-87页 |
(二) 前线分子轨道 | 第87-90页 |
(三) 芳香性 | 第90页 |
(四) 吸收光谱 | 第90-92页 |
(五)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92-93页 |
四、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第五章 六元卟啉 Hexaphyrin(1.1.1.1.1.1)的 Pd(Ⅱ)金属配合物的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98-111页 |
一、 引言 | 第98-99页 |
二、 计算方法 | 第99-100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7页 |
(一)几何结构与反馈键 | 第100-101页 |
(二) 电子结构 | 第101-104页 |
(三) 芳香性 | 第104-105页 |
(四) 吸收光谱 | 第105-106页 |
(五) 单金属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106-107页 |
四、 结论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第六章 第十二列双金属 Zn (II),Cd(II),Hg(II)的[26]hexaphyrin(1.1.1.1.1.1)配合物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111-123页 |
一、 前言 | 第111页 |
二、 计算方法 | 第111-112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19页 |
(一) 几何构型 | 第112-114页 |
(二) 电子结构 | 第114-115页 |
(三) 前线分子轨道 | 第115-117页 |
(四) 吸收光谱 | 第117-118页 |
(五) 定域密度矩阵 | 第118-119页 |
四、 结论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