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一、 微博客的发展概况 | 第12-19页 |
(一) 微博客的诞生 | 第12-14页 |
(二) 新浪微博——中国微博行业的领跑者 | 第14-19页 |
二、 公民精神的含义之探 | 第19-25页 |
(一) 公民概念的产生 | 第19-20页 |
(二) 公民精神的维度与具体内容 | 第20-22页 |
(三) 公民精神的提出的中国语境 | 第22-25页 |
三、 微博客传播对公民精神陶成的影响 | 第25-39页 |
(一) 微博客传播对公民精神陶成的正效应 | 第25-34页 |
1. 变革性的传播模式对公民力量的整合与凝聚 | 第25-28页 |
2. 微博的自媒体特性助推公民的自主精神与多元视角 | 第28-30页 |
3. 卓越的议程设置功能促进公民对公共议题的构建与参与 | 第30-32页 |
4. 微博意见领袖效应对公民精神的良性示范与社会动员 | 第32-34页 |
(二) 微博客传播对公民精神陶成的负效应 | 第34-39页 |
1. 低质的文本内容对公民价值观的消解 | 第34-35页 |
2. 由“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话语特权 | 第35-36页 |
3. 谣言的病毒式传播对公共舆论的误导 | 第36-39页 |
四、 基于公民精神的视角对微博发展的展望 | 第39-44页 |
(一) 微博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 | 第39-40页 |
(二) 媒介的社会责任感与公信力的提升 | 第40-42页 |
(三) 政府在微博发展中积极的角色塑造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8页 |